天機山記事,《天衍史記》。
首卷,傳洪荒宇宙,述九州傳奇。
二卷,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晉。
三卷,正在述寫之中。
炎黃子孫仍在,華夏文明依存,隻是在第三卷的記述中,曆史的軌跡在隋末有了南轅北轍的改變。
李唐沒能完成其一統天下的霸業,反而是突然殺出的多匹黑馬攪亂了整個天下。
以蜀中吳氏,中原陳氏,淮北蘇氏,江左藍氏,關中秦氏為首的五大陣營前後廝殺長達百年,史稱五主群雄時期。
這場博弈中,作為原來的主角——李唐勢力,在五主群雄時期第二十七年就被秦氏覆滅,早早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百年來,五大陣營縱橫捭闔,共存於華夏大地上,直到燕幽洛氏異軍突起,快速吞並時值內亂的淮北蘇氏,再勾結北方遊牧民族侵擾中原關中兩地,然後出兵中原,滅陳取之。
其時,蜀中吳氏踞西川天險,日漸靡費,國力衰退,毫無作為。
江左藍氏出兵討伐燕幽洛氏,剛過長江就被伏擊,損兵折將九萬有餘。
最終洛氏蠶食關中,稱霸北方,又經過十年休養生息,一鼓作氣南下過江,滅藍氏。
蜀中吳氏見大勢已去,望風而投,自此天下一統,歸於安寧。此時,公元735年。
洛氏國號為“燕”,以薊為都,開國三皇俱賢明,輕徭薄稅,韜光養晦,使燕朝國力日益強盛。
公元8年,夏,燕武王洛泓謀議遠征高句麗,初戰告捷。
公元82年,冬,高句麗國都被燕軍攻破,讓另一股勢力——突厥感到不安,趁機南下侵擾。武王聞訊大怒,率軍親征,與突厥大戰三天三夜,直至風雪滿山。
其後,燕朝斷斷續續與突厥進行了長達3多年的戰鬥,群星璀璨,名將輩出,致使武人地位急劇上升,甚至出現越權之事。
公元836年,春,燕武王頑疾複發,太醫救治無果,於深夜駕崩。不久後,東宮也傳來了太子暴斃的噩耗。
眾皇子不甘人下,結黨營私,爭先拉攏有實權的將軍,一時間京城氣氛緊張到了極致。
公元836年,臘月,京城內亂,眾皇子兵刃相向,殺得血流成河,史稱眾蛇亂巢。
公元837年,春,三皇子洛機憑借強大的外戚勢力,手握重兵,見人殺人,骨肉相殘,在一片刀山血海中登基稱帝。
公元838年,秋,洛機以“報父仇,清天下”之名義,率三十萬北軍親征草原,被誘伏擊大敗,死於亂軍之中,追諡“妄”。
公元839年,春,太後垂簾聽政,扶持年僅八歲的皇子洛禮上位,整頓朝綱,肅清宵小。
公元84年,夏,遷都洛陽。
公元85年,春,洛禮成年後對諸將頗為忌憚,於朝堂上痛斥民間以武犯禁的事例,頒布規“武”令。
此後洛禮逐步收繳兵權,燕朝重文輕武之風也於此盛行。
燕文王洛禮在位期間,積極改革變法,提高商人地位,使得經濟文化迅速發展,時值年號永安,稱“永安盛世”。
其後,《天衍史記》改帝王稱呼為廟號,燕文王即燕明宗。
公元86年,春,燕明宗為解決突厥之患,暗中扶持契丹,室韋兩個部落,相約為盟,共同對抗突厥。
公元869年,夏,突厥內亂爆發,分為兩個派係,針鋒相對。
公元869年,秋,燕明宗派遣大軍出征突厥,同時聯合契丹,室韋從東邊夾擊,大戰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