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易逝,時間是難以捉摸的,一覺前還是冬天,夢醒後便入春天。
如今,已是開明八年,元日。
一晃過去了近兩個月,這段時間裡,他的身邊也發生了不少事。
有的事情讓周穆感覺很遙遠,有的事情又讓他恍如昨日。
吳家老爺子年歲已高,在綿州壽終正寢,其親人或好友,儘皆奔喪。
原本要回京的雲嵐公,在西域聽聞了這個噩耗,直接轉道去了西南。
而遠在聖都的吳家兄妹,他們也著急收拾了行李,彆了京城。
周穆也與吳家老爺子有過一麵之緣——在他立冠之時,其作為賓客到來。
所以周穆也及時傳信回去,讓守在周家的項大牛代他吊唁。
綿州有關的事情,隨著故事有關眾人的離去,也越來越少。
蜀川界的舊人中,有人一如往常,如月華庭,封王台眾人。
封王台人像是愛上了蜀川界,賴在那裡不走了,沒事就到處溜達。
而葛生,亓鴻等人依舊熱衷於月華庭“大業”,為無辜百姓們鳴不平。
當然,也有人走出了安逸圈——陳揚,他悄然考上了秀才,又在秋闈中了舉。
不日,他也要進京趕考了。
說起來,他們早先與陳家有過矛盾,周穆甚至還懷疑他們是農夫。
但後來因劫城一事,陳家二爺主動來援,他們也就冰釋前嫌,付之一笑。
……
今日是元日,也是周穆的生辰,中午及晚上都有了安排。
一大早,影一與婁風便來祝賀,周穆順道也截下了他們,聽聽“早間新聞”。
他們移步到周宅的書房裡,許是因為過年了,心情都很不錯。
而他們的報告裡,也印證了這一點——新年新氣象,周家穩中有進。
拋開人手不足的花間醉不談,就周屠夫,梨園而言,已是巨無霸了。
尤其是梨園,因為聽戲的價格不貴,儼然成了時下人們追捧的新鮮事物。
有錢的人,酒足飯飽後去到梨園,包個雅間聽戲,豈不美哉?
梨園發展得如此壯大,非是他們一家之功,而是成百上千的戲班在不斷努力。
戲班裡,最有名自然當屬周家的戲班,也被人稱為青雲班。
其次還有鼓女班,花雨班等——因時間問題,隻可看個熱鬨。
鼓女班,是鬱明月與九兒後來悄悄成立的,隨著演出一炮而紅。
她們在消失並沉寂了一年後,終於搭成了班子,專門在北塞唱戲。
她們的成名戲,便是《滿江紅》。
有了友人的消息,周穆自然很是欣慰——天下之大,他並非全知全能。
他一直有托梨園青雲班照看二人,但二人在很早之前“走散”了。
同樣的還有司馬性與薑巧兒,他們也步入了江南,時不時“失聯”。
周家的歲月靜好,但天下並不是如此——一出好戲,你方唱罷我登場。
北塞,遼庭退了軍,與大燕相安無事,但高句麗似乎又在招惹事端。
新任的高句麗王主政後,不僅續炒“神珠”,甚至重提和親一事。
和親,和的自然是雲歌郡主。
另一邊,遠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