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八年,元夕之後。
周穆出名了。
他的詩詞如平地驚雷一般,給初春的大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懂的,或不懂的人都紛紛議論起來——又一個遊歇出現了。
周穆,博得天下第一才子之稱。
天下第一才子代表著偌大的名望,也為他未來的路作了鋪墊。
土豆,該新鮮出“爐”。
畢竟剛剛成名之際,他的一舉一動都在人們的關注中,很容易擴大影響。
影也在暗中運作,推波助瀾,炒作天降的“神物”——土豆。
不過,土豆本來也是個“神物”,並非完全靠炒作。
……
正月廿七,永政殿。
永政殿位於大燕皇宮的南端,是聖人朝見群臣,聽政的場所。
聖人高高在上,其所在之台階,也稱為陛,故也稱為陛下。
其下,太子得聖人賜座,位於陛前——自其成年,便要理政了。
再下,文官在右,武官在左。
大燕重文輕武,且以右為尊,例如常說的左遷便是貶職之意。
朝堂上,文武兩官涇渭分明,文官顯然勢大,而留守在京的武官,僅有幾個官階稍小的將軍或校尉。
“諸位愛卿,朕聽聞民間出現了一個神物,好像叫什麼……土豆?”
聖人端坐在龍椅上,他看麵相是一個文人,看身材卻更像一個武人。
文武雙全?實則兩個都不沾邊。
“稟聖人,確有此事,是長寧府府主外出覓見的……此物名為土豆,產量驚人,可飽口腹。”江攸之站了出來,恭敬回話。
“哦……此物當真有這般神奇?”聖人隻是道聽途說,有些疑惑。
江攸之有些遲疑,然後如實說道:“長寧府的人是這樣說的……”
言下之意,他也不知真偽。
“聖人,臣已與長寧府府主周穆取得了聯係……”雄非魚站了出來,言之鑿鑿,“情況屬實……料想,他也不敢欺瞞聖人。”
“此物在何處?帶來了嗎?”聖人見兩相難得一致,更加好奇了。
雄非魚顯然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回答道:“長寧府府主,周穆,他此刻正攜神物於殿外等候……”
“宣!”聖人來了興致。
“宣長寧府府主,周穆,覲見!”
說話的是張忠,他扯著公鴨嗓子喊道,掀起了一番接力。
張忠是聖人內侍,且是三大內侍之一——另外兩人,則是濮陽春冬,言必去。
他主要負責聖人的日常起居,同行同去,隨時伺候在聖人身邊。
而濮陽春冬是八衍高手,更像是貼身侍衛,平日裡沉默寡言,不善交際。
至於言必去,聖人下旨後,所有重要內容都是由他來宣讀。
某程度上說,見聖旨如見聖人,見言必去更像是直麵聖人。
噠噠噠——
周穆候在殿外,自然也聽到了宣言,他跟著小太監亦步亦趨地走了進來。
第一次入朝,他難免有些緊張——這可是聖人,大燕之主。
好在聖人雖然昏庸無能,但也不是個嗜殺暴虐之人,否則周穆才不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