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蒙蒙細雨。
嘎吱——
聖都城北,一個不太低調的車隊在城門兵的注視下緩緩駛離。
之所以不太低調,是因為車隊有禁軍護送——護鳳軍,鳳回營。
鳳回營的統領,名為燕東,是個目光堅毅,沉默寡言的人。
這個隊伍最核心的人,自然是主,副巡撫,其餘人都是陪襯。
主職稱為巡撫使,是個臨職,也是個虛職,但官階高達正三品。
副職稱為巡撫副使,官階正四品,可細分為巡營,撫軍等職。
此職位以往不超過四人,視情況而定——這次,僅有周穆一人。
巡撫雖然隻有兩人,但其餘“編外”人員可不少,隨車隊一起。
僅周穆一人,就在明麵上帶來了三個人:殷鳳來,紅月,婁風。
至於裴轍,他孤身一人。
而“編外”人員,有各方勢力派出的代表,也有單純順路的人。
蘭幽就是順路的人,她跟著巡撫一行北上,再去征西軍。
而太子,九皇子的人也沒閒著,派出了各自的代表,隨隊“撫”軍。
九皇子的人,懸劍司的懸劍使,沈劍一,修為七衍氣境。
太子的人,封王台白發侯,管蠡,修為也是七衍氣境。
大燕三“武”,指的是朝廷三大武者勢力——封王台,月華庭,懸劍司。
懸劍司掌內部官員監察,已經完全倒向了九皇子,成為其爪牙。
月華庭掌民間犯事武者的懸賞追緝,對太子有好感,但也隻是欣賞。
封王台是純粹的武者勢力,沒有具體職責,一般隻受聖人的差遣。
正是因其幾乎沒有約束,所以封王台內部大致還分為兩個派係:
以東王澹台衍為首的中立派;以西王蕭瀾為首的太子一派。
周穆目前接觸過的虯髯侯童桓,白發侯管蠡,他們也是傾向太子。
不過封王台情況複雜,雖然多人傾向太子,但他們之間卻非“戰友”。
……
巡撫車隊中間,有一輛最為豪華的馬車,其內坐著的是巡撫二使,以及蘭幽。
裴轍作為巡撫使,早已做好了功課,將後麵的路線規劃好了:
出了聖都,一路向北,過北域,先抵達北塞——也就是遠北域。
因為遠北域遍地的要塞與防禦工程,所以又稱為北塞。
大將軍唐瑾,其率領的唐家軍便駐守在北塞孤州界界都,雲都。
“拜訪”完大將軍後,他們便向西走上一界之地,到達望川界。
第二站是征北軍,也就是征北將軍安長衫所在——望川界,秋都。
而第三站再向西,去到西北域,西北域有征西軍駐軍。
蘭幽也是去這裡,見她的父親——征西將軍,蘭無迎。
最後一程,他們從西北域折返北域,橫跨到東北域,前往征東軍。
征東軍,征東將軍屠萬道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