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定山下。
嘎吱——
巡撫的車隊開拔,緩緩向東北方向駛去,下一個目的地:
幽川界,月都。
“他們走了……”
左弼站在高處吹著風,看著遠去的巡撫一行人,目光中沒有任何波瀾。
大將軍也在他的身邊,靜靜地看著車隊,沒有走出營門相送。
雖然得見兩個故人之“後”,但朝廷的怯弱,讓他胸口更悶。
遼庭之禍,不是求和就能解決的……
“天下百姓,更苦了……咳咳……”左弼幽幽歎道,隨後幾聲輕咳。
他之所以身體不好,一副病懨懨的模樣,便是因為小時候太苦了。
吃不飽,穿不暖,多次染病,又沒錢調理,才落下了病根。
大將軍無言以對,他作為大將軍,隻能看著朝廷“上貢”——恥辱。
此非大將軍之責,在他之前,大燕麵對遼庭敗多勝少,戰損比很高。
甚至於,求和也是常事……
在他駐守北塞之後,能將大燕的“頹勢”扳正,不再需要求和,已是不世之功。
雖然現在也打不出去,但守也守得住,可保大燕無虞,“天下太平”。
隻是,朝廷又求和了……
……
大將軍等人是何心情,周穆是不知道的,他們離了定山,一陣輕鬆
雖然大將軍並未向他們施壓,但他們在軍中住了一晚,十分壓抑。
馬車裡,六目低垂。
“為什麼……”蘭幽也是剛知道求和,有些沉悶,“為什麼要求和?”
她不理解,大燕又未敗,不知朝廷為何今年又要重提求和。
裴轍縱有千言萬語,也說不出口,隻能化為一聲哀歎。
他隻是個傳話筒,將聖人之意傳達給北方各軍,沒有任何的決定權。
求和,臥薪嘗膽也就罷了,但聖人無為,無非是苟延殘喘罷了……
“遼庭,真有這麼強?”周穆也歎了一聲,轉移話題。
裴轍,蘭幽看了過來,雙雙鄭重點頭,隨後為周穆講解。
遼庭也就是遼國,原是契丹人建立的,後來兼並了不少其他族群。
如今的遼庭內,族群頗多,占多數的是三個族群,有一虎二翼一尾之稱:
一虎自然是契丹,其內又有三個大氏——耶律,遙輦,大賀。
其中,耶律是遼庭的王族,而耶律長舒所在的那支便是皇族。
遼帝,耶律長舒。
二翼是指身入遼庭的鮮卑族,其中的兩大部落:慕容,宇文。
鮮卑不同於契丹,他們內部不“和”,如拓跋改姓元,入了中原。
而慕容,宇文留在了北方,在遼國建立後,更是“共同”組建了遼庭。
一尾是指室韋,室韋在遼庭組建時也加入了,但本部在北,沒有南下。
北方異族也不僅僅有遼庭,往西有突厥殘部,往東還有高句麗。
突厥殘部,是征西將軍蘭無迎的防範對象,不可小視。
高句麗也與大燕接壤,是征東將軍屠萬道的防範對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