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府,青水縣,大丘鄉。
大丘鄉,不是一個“大丘”,而是很多“大丘”,是山不似山,是丘也非丘。
大丘者,小山也。
大丘鄉的山呈“U”形,村民大多也居住在其中的山腳下,名為大丘村。
大丘村山上幾乎沒有人家,但半山腰也有不少,隱於樹林間。
其中“U”形的西南角有一處廢墟,廢墟附近不見沒有彆家,孤零零的。
這裡位置相較偏僻,平常幾乎沒有人來往,此時卻迎來了不少人。
有看熱鬨的村民,有附近縣衙的官差,也有“下鄉”的周穆四人。
“大人,盧家隻有這一處院子,說來也奇怪,他們並無田產,也未耕種。”一個身穿官服的中年人,跟在周穆身後介紹。
是此前辦案的青水縣縣令。
“沒有地……他們吃什麼?”周穆聽青水縣縣令說完,詫異道。
青水縣縣令已有準備,馬上便回應:“我們之前在後院裡發現了一些動物殘骸,估摸他們是在山上狩獵。”
“隻吃肉食,沒有米麵和蔬果?”周穆又問道,這樣吃真的可以嗎?
盧家人來這裡之後,總不至於大門不出,“宅”在山中吧。
青水縣縣令怎會知道他們又沒有米麵這些,一時語塞,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這個村子的村長呢?”周穆又沒有為難他,向湊熱鬨的人群問去。
隨即,有一個老者拄著拐杖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對著周穆等人行禮。
“我就是村長……”老者看起來也是個斯文人,並非粗人,“他們是外來人,與我們幾乎沒有交集。
像大人剛才說的,他們與我們的交集,隻是時不時來找我們買上一些果蔬。”
周穆點了點頭,又說道:“老丈,他們有沒有出去過?或者其他人來過?”
老者搖了搖頭,說道:“他們住在半山腰,我們是看不到的。
但至少從村口來看,我們沒見他們出過村,也沒有外人找過他們。”
盧家人一定是與外麵有過出入,從灑落的金粉來看,他們從山上走過。
山,是天然的屏障,看來他們相當謹慎,從不走村口。
“他們有多少人?幾男幾女?有沒有老人和孩子?”周穆又問道。
這些在案卷中並未記清——案卷中就隻有一個“他們”。
老者聞言皺眉,想了又想:“沒有女眷,也沒有老孺,全是精壯的男子,大概……有十一,二人。”
其實,他老早就覺得他們有問題了,可他作為一村之長,不敢多管閒事……
有事情管了,會帶來滅村之禍。
周穆見狀又問了一些,然後找來了畫師,讓他根據村長的描述畫像。
安排好追緝一事,周穆又看向了紫藤,他那邊也有一些收獲。
他們在廢墟中找到了一個精製的熔煉爐,青水縣縣令自然也見過。
但他並不知盧家與金礦案的聯係,未曾往這方麵上想,所以忽視了。
最後便是山上了,這裡人煙罕至,但他們又發現了一些金粉。
除此之外,這裡沒有其他線索,就算有也隨著大火付之一炬了。
“案卷中有說失竊的金銀珠寶吧,現在這些東西在哪?”周穆洗了洗手,現在十分確定金礦就是運到了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