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後事”(2 / 2)

第一天碑 渠月c丶 5125 字 10個月前

這,便是他送給狐鬆的大禮。

眾人見狀紛紛跪了下來,他們“沉默”半個時辰,藺浮生才出聲。

“將軍是要將征東軍交給狐監軍,但這個移交是不能擺在明麵上進行的。

我,譽之,子遠(房攸),養將軍,歸將軍必須要‘逃’出北城……

我們這幾個人要是還留在征東軍裡,聖都那位一定是不會心安的。

所以,我們必須走!

至於其他‘糾葛’不深的人……像情報科的人,包括地滅影,人惑影在內,可以統統交給你們。

楊將軍是新人,不會引來朝廷人的猜忌,可以委以重用。

傅將軍作為‘前臣’,但他不會離關,隻要把握這個度,朝廷也不會多說什麼。

狐監軍,你與江監軍要唱對手戲,一定要讓人覺得你行,又覺得你不行。

上位者,最喜歡看到下麵的人爭得你死我活……這樣,他才能高枕無憂。

……”

藺浮生將接下來的安排說得一清二楚,然後才看向了跌坐在案邊的屠萬道。

“至於將軍……

對朝廷那邊說,是將軍抗旨不遵,他殺了聖使言必去,意圖自立。

狐監軍是忠勇之人,帶著親兵拚死一搏,將將軍當場擊殺。

我等不敵,隻能帶著一些人和‘言必去’殺出去,逃之夭夭。

當然,對征東軍來說,是另一番說辭……將軍,病逝了。

將軍患疾之事,人儘皆知,隻要我們留下來的親信暗中安撫,自可穩定軍心。”

江恬想到個問題,提了出來:“為什麼要將言必去的屍體帶走?”

“難不成,將這個四分五裂的言必去交上去,再讓人追查他的死因?

況且,帶走言必去……是我們‘癡心妄想’,想用他來交換將軍的屍首。

當然,那位是不會準許的。

他們肯定也懷疑將軍之死,多半會假借國葬之由,讓狐監軍將將軍的棺材運回聖都……

到時候,將軍脖子上的劍痕,便是為狐監軍添了一筆豐功

再有謀公子等人斡旋,大事可成。”

藺浮生耐心地解釋道,搶走屍體其實還有一個含義——留下二人的投名狀。

正如屠萬道生前所說,他是彆無選擇,所以眼下也隻能信任二人。

“信任”歸信任,後手是一定要留的——不僅僅是投名狀,還有其他的。

不過他希望,一輩子也不要用上。

且不管二人是否明白藺浮生的“良苦用心”,他們也沒有退路了。

走一步看一步唄……

“你們接下來去哪裡?”狐鬆低著腦袋,他看著屠萬道,有些恍惚。

“天大地大,我們哪裡都能去!”

藺浮生與眾人回望了一眼,時間倉促,他們真的還沒想到未來該如何。

不過有這樣的一行人,做什麼都行!

“事不宜遲,我們要儘早動身。”藺浮生環視一圈,落在了屠萬道的屍體上。

他作揖到底,眾人也跟著再拜,他們沒有出聲,但內心卻出奇的一致。

“恭送將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