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謝幕(2 / 2)

第一天碑 渠月c丶 5771 字 10個月前

這裡也是最慘烈的地方。

長風營,白虎營,青龍營約十多萬的兵力,堅守一座殘城三十日。

第三十日時,長風營全體陣亡,其將領郜長風被宇文璽於城內槍挑。

白虎營也覆滅了,其統帥羊福先是衝出了城,又再度折返。

他們接力南邊的火點,以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擾了城內遼軍的逃離。

但隨著羊福被慕容淵竹幾劍削去了首級,遼軍還是逃出了不少人。

青龍營折損過半,在第三十日時,他們在白州城東接應副將牛平。

牛平與木不將逃離後聚攏白月山的潰兵,並動員幽川界有誌之士。

他們在白月山再起了一道防線,並與南下的遼軍又鏖戰兩日,將之擊退。

遼庭一方,他們在白州遭到了重創,其北山王耶律長昭死於大將軍臨死前的反撲。

西山王耶律呼碌休也死了,他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出城的逃亡途中。

這一點有些耐人尋味……

遼軍死了兩個王,士氣低落,南下白月山又不克,遂撤出了幽川界。

這一場近年來最慘烈的大戰也到此謝幕了——可謂是兩敗俱傷。

不過在很多人的眼中,這一場大戰的勝者是遼庭——因為燕大將軍死了。

唐瑾,是遼人的心腹大患。

沒了他,遼庭下一次南下,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能挑起抗擊的大梁……

燕遼罷兵,各自清點起了自己的損失。

大燕一方,北地幾乎全動了。

西北域,荒川界。

征西將軍蘭無迎遇刺身亡,而突厥殘部找準時機,緊接著南下。

但在三天將的迎擊之下,突厥人被打得抱頭鼠竄,逃回北方。

欲川界。

欲川三傑守在鎮都,與殺來的孤月教,突厥殘部三足鼎立。

金川界。

靠近遠西域的鐵州已被孤月教築成前線,再無輕易奪回之可能。

他們虎視眈眈,看向了銅州。

東北域,塞山關。

有戰火,但可以算是“無事發生”。

遠北域,也就是北塞。

望川界。

三州無礙,且占儘上風,但東援白州的征北軍隻剩下一半人了。

征北軍精銳之一的圭字營被遼人打殘了,圭庸也戰死於白月山。

孤川界。

靠西的邊城是最安靜的,但靠東的幾州飽經戰火,從未消停。

大賀阿古後麵主攻的便是雁州與鴻州,使出渾身解數糾纏右鵠等人。

右鵠等人因為急著救援白州,忙中出錯,導致吃了不少敗仗。

雲鵲營便是其中之一,他們被室韋鐵騎埋伏,主將詹鴬更是橫死當場。

其後,束英接替,他將雲鵲營殘兵編入凶虎營,又發起了好幾次進攻。

無一例外全失敗,且人快打沒了。

除此之外,月流營,朱雀營,玄武營的損失也很慘重,元氣大傷。

唐家軍四象八驃騎,共計十二營,甚至有四個營已經被除名了。

熊臣的熊烈營,郜長風的長風營,詹鴬的雲鵲營,羊福的白虎營。

他們的主將,也戰死沙場了。

幽川界,是主戰場。

白州二度被焚城,已是一片死域。

附近的平州,穀州,易州守備空虛,百姓們紛紛內逃,十室九空。

另外,大將軍唐瑾與左參軍左弼也與白州城共存亡,一同消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