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半大小子乾活沒見有多少,吃起飯來那是當真沒個夠。
在陸續趕來的隊伍中出現農婦的時候,黃旭知道,這次的摸底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
根據武銳的統計,每天從城門口入城乾活的人快要到四萬了。
所以黃旭馬上開始限製這些人的瘋狂舉動,嚴令不許帶女人來乾活,身高低於一米五的孩子也不能再帶來了。
一道命令下去,民夫營地中一片哀鳴。不過黃旭還是有辦法的,給被遣散回去的人每人一鬥麥子,就把事情完美解決了。
於是城門口出現了大量光著上半身的孩子,手裡提溜著一鬥麥子高高興興的往家裡走。
上輩子在學校期間研究了不少薅羊毛的手法,這次被人薅了羊毛,黃旭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高興呢。
讓人高興的不止這一件事兒,黃旭發現這個蘇興在人員物資的調度方麵有超高的天賦,自己不過是稍微點撥了一下,這蘇興硬是把小幾萬的人員安排的妥妥的。
幾萬人的現場,組織能力低一點的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蘇興硬是扛了下來,雖然忙忙碌碌的前後奔走,但是卻沒有出現任何的問題。
於是黃旭默默的把這個蘇興記在了小本本上,這個人值得好好培養一下。
而此時濮州的鄉野之中開始讚揚這位新來的節度使,真是個好官啊。
在彙總了石小五收集的市井言論以後,黃旭明白,濮州之民心穩定下來了。至此,三州之地算是穩穩的接受了黃旭這個空降的節度使了。
世家大族雖然失去了一部分的附庸和土地,但是他們跟黃旭的利益已經密不可分了。
庶民百姓也知道這位節度使是個好官,不會讓你白乾活,並且也很大方。
商人們知道這位節度使不看出身,並且還相當重視商業活動,不會盤剝過甚。
讀書人也清楚的知道這位新來的節度使雖然是買來的官銜,但是卻是一個有才能的實乾派,並不是什麼傳聞中的閹黨附庸。
一時間三州之地竟然開始欣欣向榮起來了,這與整個天下暗流湧動的氛圍明顯不一樣。以濮州為中心的三州之地,儼然已經成為了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