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南沒有再反駁,急忙道:“太子殿下,您快裡麵請,外麵天寒,到屋裡暖和暖和。”
隨後,在魏南的帶領下,眾人進了刺史府。
刺史府。
前廳。
魏南找人又搬來幾個炭盆放在廳中,不過這炭的質量一般。
葉洵一路走來,又在廳中望了望,這刺史府竟如此寒酸。
“魏公,你這府中一共多少人?”葉洵看向魏南問道。
魏南應聲道:“回殿下,府中一共五人,微臣,賤內,一個家丁,一個丫鬟和微臣的一個孩子。”
一個家丁?
一個丫鬟?
眾人聽了皆是一驚。
堂堂山東刺史,這麼借據嗎?
葉洵又問道:“魏公,那你這府邸?”
魏南淡淡道:“不瞞殿下,其實微臣是不願搬來刺史府住的,但陛下旨意言明,微臣沒有辦法便來了,前任刺史已經攜帶家眷跟著去了上京城,微臣便遣散了府中下人,將府中值錢物件賣了衝入山東府庫。”
“微臣清淨日子過慣了,實在看不得府中人太多。”
葉洵無奈苦笑,這麼大個宅子就住五個人也是夠冷清的。
不過,葉洵也沒有多說什麼,畢竟這是魏南選擇。
魏南繼續道:“殿下,左府和陸府的人已全都被抓了,兩個府邸皆已被封,等著殿下您去抄沒。”
葉洵點了點頭,“好,本宮明日就去辦這件事。”他話題一轉,沉吟道:“魏公,我帶來了六十萬石糧食,你看看怎麼利用一下,給山東窮苦百姓分一分。”
“六十萬石糧?”魏南心下一驚,思忖著,疑惑道:“殿下,微臣沒有收到朝廷派糧的旨意,而且微臣曾上書陛下,山東之事微臣可以解決,無需朝廷分撥錢糧。”
葉洵笑了笑,風輕雲淡道:“這糧是本宮自籌的與朝廷無關,算是本宮宣慰山東的一點心意。”
啊!?
魏南吃了一大驚。
尋常皇子假借宣慰之名,行的是大肆斂財的手段,哪裡會管普通百姓的死活?
太子爺前來,竟以私人名義,捐糧六十萬石,這是何等的愛民如子,大義凜然。
魏南站起身來,向著葉洵深深揖禮,“太子殿下,請受微臣一拜,微臣替山東百姓感謝太子殿下的大仁大義。”
雖然六十萬石糧食於諾大的山東來說,不足一提。
但若是給貧苦家庭一定補貼,卻可以彰顯太子爺的皇恩浩蕩。
若是如此,葉洵在山東的路會好走不少。
畢竟葉洵此舉讓山東百姓看到了他和朝廷的態度,可以堅定不移的跟太子爺站在一邊。
葉洵擺了擺手,不以為意,“魏公不必客氣,本宮是大夏太子,為百姓謀些福利,那也是應該的。”
見葉洵這副視金錢為糞土的模樣。
魏南不禁暗歎,看來太子爺確實在商業展現出了非人一般的能力。
隨便揮揮手便是十萬餘兩白銀,真是豪氣衝天。
隨後,葉洵從魏南手中拿到一本,這些年來他於山東總結的各地情況詳解便離開了。
他們這麼多人,怕不是要吃掉魏家一個月的口糧。
“老爺,咱們這位太子爺,也不像是傳言那般紈絝呀。”魏張氏於府外望著葉洵一行人離去的背影,不禁感慨。
魏南手中抱著一個紫檀木盒,感歎道:“是啊!大夏甚幸!百姓甚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