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國文擂,儼然已經成為了洵太子的個人專場。
所有人的感覺便是,這趟大俞,不虛此行。
今後世上文壇之上,必有洵太子一席之地,今日是洵太子在詩詞上麵的高光時刻。
“秋。”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冬。”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雪。”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
漸漸的,羽化塵背脊發涼,額頭滿是冷汗,他已經想不到題目。
葉洵卻是自顧自的每踏一步,賦詩一首。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人生得意須儘歡,......”
葉洵走了三百步,整整賦詩三百篇。
每一首皆是傳世佳作,每一首皆是自有靈魂。
此時。
文擂之下。
隻有眾人猶如晴天霹靂的震撼。
隻有眾人驚為天人的難以置信。
隻有眾人想要長跪不起的膜拜。
隻有眾人恍然如夢的如癡如醉。
還有那奮筆疾書聲。
葉洵止住腳步,掃視諸國文人,微微一笑,“不知可夠百篇?不知不覺來了興致,耽誤大家時間,還望勿怪。”
此話落地,嘩然一片。
“夠了,夠了,早就夠了!洵太子今後將為當之無愧的詩聖,詩神,詩仙.....反正關於詩詞的稱號,再無人配冠。”
“我的天,我現在感覺就像是做夢一般,古有七步成詩,今日太子爺一步成詩,詩賦數百篇,而且皆為佳作,這......這真是凡人可以做到的嗎?”
“我就說這次文會將不虛此行,你們看到沒有,那是我大夏太子爺,鬥酒詩百篇算個屁呀!”
“今後這九國文會也彆辦了,還有什麼意義?洵太子直接將路都給堵死了!”
“三百首!洵太子走了三百步,賦詩三百首!”
“妖孽,真是妖孽啊!他......他這怎麼可能!?”
.......
諸國文人議論紛紛,皆是大驚失色,難以置信,一步一詩,詩成三百,洵太子自己賦了一本書。
俞鴻飛望著葉洵,眼眸瞪大如銅鈴,三百首詩,這特麼的還能稱之為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