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天蒙蒙亮。
上京城。
葉洵與穆淩霜兩人,乘著馬車去上早朝。
葉洵身著袞冕,顯得極為不自在,“娘子,今日非要這麼穿嗎?本宮感覺不自在。”
穆淩霜幫葉洵整理下衣領,“夫君,今日是大朝會,你若是不穿的隆重些,怎能將你太子之威風襯托出?”
“這樣就能出來了?”葉洵眉梢緊蹙。
幸好便宜爹還算懂事,不然若是讓葉洵隨時隨地講究規矩,那還真是為難死他了。
穆淩霜揚起笑臉,“當然,夫君威武氣派。”
夏國大朝會,一般都是年中舉行,公卿將相,大小百官及地方各州城長吏、諸少數族酋長都要參加。
主要便是總結各州城去年的地方政績,自談不足和改進方法。
其他國家一般都是歲首開,隻有夏國是年中進行的。
主要是葉瀾天要讓你們自己檢驗一下,各州城相對於去年而言,改進方法是否落實並有效。
畢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葉瀾天是最煩一紙空文的。
與此同時。
青龍門處十分熱鬨,各官吏向宮中而去,步履匆匆,顯得略微緊張。
今年大朝會與往年不同。
往年還有人敢仗著五望士族的背景,陰奉陽違。
但從今日開始,背景在大夏的皇宮中,已是笑柄。
那佇立百年的背景,已是被太子爺撕毀了一半。
太極殿。
葉洵與穆淩霜兩人一前一後邁入廳中,立刻吸引了文武百官,公卿將相的目光。
望著葉洵和穆淩霜。
文武百官眼眸中滿是敬佩,紛紛近身揖禮,“微臣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子妃。”
他們眼中的熾熱與敬佩,絕不是因為葉洵和穆淩霜兩人尊貴的身份。
而是這一年當中,太子爺和太子妃兩人為大夏的付出。
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樁樁件件,為國為民,大義凜然。
尤其是土地改革,《青苗法》和《攤丁入畝》的推行。
真是給了大夏百姓一條,得以安居樂業的光明大道。
葉洵和穆淩霜兩人噙著笑臉,一一回應。
兩人都屬於沒有什麼架子的人。
而且也從來不會刻意巴結官吏。
畢竟奪嫡已經結束,即便未結束,葉洵也是不屑的。
片刻。
大大小小近千名官吏,佇立於太極殿中,等待朝會開始。
由於是大朝會,各地官吏全都前來參加,所以撤掉了殿中的桌案和蒲團,不然這些人還真坐不開。
與此同時。
葉瀾天身披龍袍,從殿外踱步而來,虎步龍行,步履健碩。
文武百官不禁感歎,陛下這身體是越來越好了,精氣神十足。
葉瀾天掃視葉洵和穆淩霜兩人,眉梢舒展,心情更加愉悅。
現如今,已沒有什麼是比見到好大兒,還能讓他高興的了。
片刻。
大朝會開始。
葉瀾天找了幾個土地改革推行比較好的地方官吏,上來分享經驗。
大朝會開始前幾日,需要地方政績審核,就是將地方官吏帶上“計簿”【pS:年終報表】,到尚書省上報一下地方的政務與財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