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帳。
天奴兒大可汗烏那達達,佇立在一副地圖之前。
“如今,夏乾聯軍兵分三路,從正南,西南和正東三個方向,向烏德山奔襲而來。”
“正南乃是大夏趙王葉戰率領的北玄軍與西涼鐵騎,兵力五萬;西南乃是大夏太子葉洵率領的三千營與龍驤軍,兵力五萬;正東則是大乾平倭侯鐘平羽率領的十五萬精銳。”
“此戰,夏乾聯軍的總指揮為大夏大將軍陸九淵。”
“所以我們將戰略重心放在西南方向,著虎師於勒山西南方向打擊夏乾兩軍的指揮部隊,著熊師與鷹師於東側拖住大乾腳步,著熊師於南側拖延葉戰腳步。”
“我們這次的任務有兩個,其一是拖延戰術,以擾襲和斷糧為主,將戰爭拖入到秋季,就是我們勝利之時。”
“其二便是防守反擊,擊潰西南夏軍,隻要我們能生擒了大夏太子葉洵,此戰可勝!”
聽著烏那達達的戰略部署。
牙帳內的諸多酋長已是信心百倍。
自古以來,天奴兒各部落之間,便是彼此攻伐不斷,不知有多少次,他們幾乎是自己將自己逼上絕路。
直到十年前。
烏那達達異軍突起,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收服天奴兒諸部,這才讓天奴兒愈發的強大,後來更是聯合越澤,不斷對雁雲關施加壓力,意欲進犯中原。
所以,烏那達達還是有一定軍事能力的。
他的戰略方針也沒有問題,一是拖延斷糧,二是對葉洵和陸九淵所在的軍隊,進行毀滅打擊。
二者取其一,此戰必勝。
緊接著。
烏那達達開始發號施令。
“雅爾金,烏那華耶。”
“末將在。”
“本可汗命你們兩人,領熊十一師至熊十六師,六萬兵馬。三十二鷹師,十六萬兵馬。進駐牙帳東側三百裡處,將大乾軍隊給本可汗拖在那裡。”
“本可汗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就是用命填,也絕不能在秋季來臨前,讓乾軍前進一裡。”
“末將領命。”
“烏那多倫,蠻藤兒。”
“末將在。”
“本可汗命你們兩人,領熊四師至熊十師七萬兵馬,進駐勒山南部,依托有利地形,對葉戰軍進行伏擊。”
“本可汗不要求你們擊殺多少敵軍,本可汗要的是,你們燒了他們多少糧草,讓他們的腳步在勒山南部停滯了多長時間!”
“末將領命。”
“施羅嘉,處羅。”
“末將在。”
“本可汗命你們兩人,領虎二師,虎三師,熊一師至熊三師,共七萬兵馬,進駐勒山西南側。”
“你們手中的是我天奴兒最強悍的軍隊,是我草原最英勇的七萬勇士,本可汗要你們儘可能的,將葉洵軍給本可汗覆滅在勒山西南地區。”
“但是要注意,量力而行,切莫大意。”
“末將領命。”
緊接著。
烏那達達掃視殿中一眾酋長,沉聲道:“如今,我天奴兒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際。”
“本可汗不管以往你們有多少恩怨,不管你們各部落之間的仇恨有多深,誰敢在如今這個時間給本可汗找事,本可汗一定滅他全部。”
“三十二鷹師,五天內若是哪個部落沒有出足夠的人數,本可汗一樣滅他全部,哪個狼日的敢在如此關鍵的時刻鬨事。”
“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