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跟公然反叛,已沒有什麼區彆。
關鍵是,朝廷出兵十萬掣肘離州,人家壓根沒當回事,依舊要攻打嶺南。
三大營剛剛成立半年,神機營和五軍營戰力還未成型。
所以此次離王兵發嶺南,若是引晉軍入關,那對大夏來說是真正的危局。
文武百官自然也知道太子妃去大乾借兵一事,但此事何其困難。
所以,大部分官吏都不看好此事。
軍國大事,豈是兒戲。
即便大乾要借,也要權衡利弊,哪都不知道權衡到猴年馬月。
方才聽著魏無忌的話,望著葉瀾天的表情,
殿中文武百官皆是一臉好奇的望向葉瀾天,滿是期許。
但今日這事,好像有轉機。
葉瀾天將信函拍在桌案上,站起身來,臉上是抑製不住的激動。
“哈哈哈......”
“愛卿所言不錯,確實是大乾方向傳來了好消息。”
“太子妃親赴隆安城,說服大乾三公主瀟湘發兵十萬,援我大夏。”
“如今,大乾平倭侯鐘平羽正率領虎賁,龍牙等十萬精騎過了廬州,估計再有幾日便能趕到柳,春兩州。”
聽聞此言。
殿中百官皆是一臉的震驚。
借兵一事竟如此順利?
太子妃剛剛離京幾日?
大乾十萬精銳都快要到離州邊界了?
這是什麼神仙速度?
“唉,時代真的不同了,你們說太子爺怎麼就有這麼大的臉麵呢?十萬鐵騎,還儘皆大乾精銳,那三公主說借就借?”
“彆說你,俺都不相信,親兄弟能怎麼樣?那可是十萬精銳,不是旁的東西!”
“按照時間推算,俺估計三公主聽聞此事便派兵了。”
“太子爺連早朝都不上,可軍國大事處處都要指望太子爺,真是令我等慚愧。”
“太子殿下的外交手段,真是無雙。”
......
文武百官紛紛驚歎於太子爺的無雙手段。
普天之下,除太子爺之外,估計就連陛下都沒這等臉麵。
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
但也要看人家願意不願意。
葉瀾天看向朝堂,麵帶嚴肅,“上官磐石,高永昌。”
上官磐石和高永昌兩人,起身揖禮,“微臣在。”
葉瀾天眉頭微蹙,緩緩道:“三公主出兵十萬援我大夏,那是她仁義,我大夏斷然不可失了禮儀。”
“將大乾十萬軍的糧草和軍餉籌備好,還有夏商送三公主的貨物一並盤點出來,即可發放。”
“不要等人家都撤軍了,咱們的東西還沒備好,那如何對得起太子爺的付出?對的起三公主的真情實意?”
上官磐石和高永昌,急忙揖禮,“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