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方城內外的大水。
整整淹了三天三夜才退去。
喬鬆第一時間派人前去修補堤壩。
此時,城外是一片狼藉。
人屍,馬體,斷木,盔甲等應有儘有。
柴英耀在城外高地救了兩天兩夜。
他帶來的十四萬精銳中,攻城傷亡兩萬,被洪水吞沒了近七萬,折損一大半,不得已而敗退。
旁的不說,單單是糧草輜重缺失和這幾日大雨,洪水讓兵將落下的風寒。
幾乎已是差不多令剩餘五萬兵馬,喪失了戰鬥力。
若是再拖下去,非要被衝出來的召國鐵騎滅了不可。
這是柴英耀從軍十數年來,第一次吃的這麼大的敗仗。
被葉洵憑借一己之力,滅了七萬軍。
雖然相比於沈青天而言,損失不算大。
但這足以影響嶺南的戰局與他一世英名。
不過無論柴英耀接不接受,此事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洪水退去。
武方城內的士卒開始出城打掃戰場。
城內百姓也回到家中收拾屋子,城外的田畝是不用想了,全都被大水衝了個一乾二淨。
不過城外的兵刃盔甲,也足以讓喬鬆賺個盆滿缽滿。
葉洵和樓主兩人在城頭,等待著穆淩霜一行人的歸來。
此戰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從他們出城那一刻,便已是視死如歸。
雖然他們個個武藝高強,可全身而退,但也不過是自我安慰的話罷了。
不多時。
西城外出現了十五道狼狽的身影。
看見一人不少。
葉洵和樓主同時鬆了口氣。
“呼.......”葉洵長出一口氣,歎息道:“今晚總算可以睡個安心覺了。”
樓主點頭附和,沉吟道。
“你說的沒錯。”
“今晚總算可以睡個安心覺了。”
緊接著。
葉洵和樓主下了城,迎接英雄凱旋。
城下。
狼狽不堪的穆淩霜幾人終於走了回來。
葉洵望著他們,深深揖禮,“諸位,此戰大勝,真是辛苦你們了。”
支離揚起笑臉,“太子爺,你若是謝,就謝謝武嶽吧,若是沒有他以身犯險,憑一己之力,力抗整個騎兵團。”
“這河堤,還真不一定能決的了。”
武嶽撓了撓頭,憨厚道:“俺......俺也沒那麼大功勞吧?”
葉洵笑了笑,“武嶽自是英勇,但這是你們所有人的功勞,走咱們入城,我和樓主給你們接風。”
隨後,眾人直奔城中。
此時晉國西疆還陷在戰爭的泥沼中,嶺南的失利,估計可以給召國一年多的緩衝時間。
這段緩衝時間對於葉洵來說,同樣重要。
收複離州,將戰線布置到召國的計劃,成功的機會將被無限拉大。
當然,這隻是葉洵的猜想。
具體計劃還要從長計議。
眾人各自回了府宅洗漱,三天三夜,他們的衣服幾乎就沒有乾過。
臥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