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葉洵提出的修建官道是非常適應時代發展的。
三五年後,大夏商業與手工業必然發展到最為火熱的時期,到時候大夏交通四通八達,水泥路鋪設全國。
對大夏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與繁榮,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夫君,上京城真是越來越繁華了。”穆淩霜走在葉洵身旁,望著繁榮的青龍大街不禁感歎著。
葉洵掃視四周,不由點頭。
“沒錯。”
“百姓們終於能過上好日子了。”
“其實他們要求的並不多,吃飽穿暖而已。”
“那糖葫蘆不錯,夫人我請你吃。”
葉洵說著,拉著穆淩霜向攤位而去。
賣糖葫蘆的是個兩鬢斑白的老翁,雖然年邁,氣色倒是不錯。
“兩位客官,要糖葫蘆?”
“咱們這可都是用上好白砂糖製作的。”
葉洵掏出一塊碎銀,遞給老翁,“老大爺,給我來兩串。”
老翁望著葉洵掏出來的碎銀一愣,忙道:“呦~公子您這錢老頭子我找不開。”
“這兩串全當請你們算了。”
老翁說著,極為大方。
葉洵忙塞到他手中,淡然笑道:“不用,錢不用找了。”
“這......”老翁麵露為難,頗為不好意思,沒想到今日剛出攤就占了這麼大便宜。
“無妨,咱們聊聊天。”葉洵接過糖葫蘆,遞給穆淩霜一串,“老大爺,你家可還有田?”
老翁將碎銀收了起來,揖禮道:“謝這位公子賞賜,我們一家是從關州來的,沒有田畝,以販賣為生,住在上京城東郊的趙家村。”
“老頭子我和兒子在城中賣糖葫蘆,老伴和兒媳在家中織布,日子過的也算富足。”
“這要感謝朝廷減免了我們的人頭稅和徭役。”
“土地多的多交,土地少的少交,沒有土地的不交,真是為我們這些無地百姓,卸下了沉重的枷鎖。”
“不然我們家中要負擔我們四人加孫子的人頭稅,剩下的錢哪裡夠過活啊。”
“如今可以攢下錢,修繕房屋,偶爾還能吃上一頓豬肉改善夥食。”
“這若是五年前,是老頭子我想都不敢想的啊!”
老翁十分激動,一口氣說了很多,提起沒有徭役賦稅之事,臉上就是抑製不住的笑容。
活在一個沒有壓榨的國家是幸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餐四季......
這就是這個時代百姓,最簡單而又樸素的追求。
穆淩霜聽著,感觸頗深,她是雲南穆府郡主,當初雲南在穆王的治理下,已是井井有條。
但跟現在比起來,還是差的很多。
人頭稅與徭役的廢除,確確實實卸下了百姓肩上的枷鎖。
這是太子爺給予大夏最偉大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