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
離州。
興遠城守軍撤退。
三大營沒有過多停留,一路向離州城而去。
盧南和韓鴻禎兩路大軍,更是沒有任何阻礙,直奔離州城。
原本離桓想要在路上拖延三大營一個月的時間。
但現如今,他的美好夢想終究落空了。
彆說一個月,連半個月都沒有。
三大營在進入離州的十三日,便趕到了離州城地界。
盧南和韓鴻禎與葉洵順利會師。
離州城下。
夏乾聯軍,四十五萬大軍,將離州城圍了個嚴嚴實實,營帳延綿百裡,旌旗招展,遮天蔽日,氣勢恢宏。
盧南一路,韓鴻禎一路,陸九淵一路,葉洵一路,四人各領將士十餘萬,紅夷大炮近九十門,排兵布陣,清理城下壕溝陷阱。
離州之戰至此,也已接近尾聲。
就看看哪一路大軍可以先登奪旗了。
離州城北。
夏軍大營。
帥帳。
葉洵端坐主位。
穆淩霜太子府眾人,通幽細雨樓幾人和陳寶坤,獨孤玉幾位分坐兩列。
葉洵指揮北城之戰。
麾下分彆為五軍營左掖軍,右掖軍和三千營左哨軍,右哨軍,兵力合計十萬整。
神機營除分出去的紅夷大炮和虎尊炮外,剩下兵力都在葉洵這裡。
陸九淵怕離桓會出城偷襲葉洵帥帳,神機營也沒分開,而且若是分開,火槍兵也發揮不出來太大的威力。
葉洵麵色淡然,風輕雲淡,這一仗已沒什麼好說的。
火炮這玩意,在這時代,其實對野戰的意義不是很大,太過沉重,移動起來非常困難。
尤其是五軍營若是圍著火炮打,若是被敵人迂回穿插,炮口來不及調轉,五軍營軍陣會瞬間大亂。
但攻城戰就不樣。
敵人隻能在城中,那火炮就是摧城拔寨的神兵利器。
與此同時。
一名傳令兵從帥帳外麵走了進來,揖禮道:“啟稟殿下,其他三路城下陷阱壕溝都已填平,大將軍問何時攻城。”
葉洵眉梢微挑,沉吟道:“明日讓他們先對離州城進行炮火壓製,不要攻城。”
“何時攻城,本宮會告訴他們。”
“是,殿下。”傳令兵揖禮,隨後出了帥帳。
傳令兵剛走。
謝玄從帥帳外麵走了進來,“殿下,今日又有信函從城中送出來。”
他說著,走上前放到葉洵麵前的桌案上。
自從蘇門關一戰之後。
葉洵收到來自離州城內的投誠信,越來越多。
這也是人之常情。
這場仗本來就是碾壓,加之葉洵火器之名,已是壓在離州軍將士身上的一座沉重大山。
離桓不想活了,不怕死,但這不代表所有人都想跟他送死。
離桓已是回天乏術,識時務者還是不少的。
葉洵微微點頭,拆開信函看了起來,淡淡道:“這顧凱還是有點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