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晉皇又是一聲長歎,“大乾,大夏,大梁,嶺南,大俞,祁國,武朝和宥朝。”
“夏商如今占領的市場實在太多了,朕聽說葉洵又在雲南和遼州都搞了夏商基地,這對我們而言,真不是一個好消息。”
“若是再拖個三五年,我們再想對大夏用武,可能就愈發的困難了。”
尚修正忙附和道:“陛下,如今我們的突破點還是要在火器和夏商上下功夫。”
“不然我晉國確實非常被動。”
晉皇聽著,眉頭緊蹙,問道:“如此說來,國師也不看好這次召國之戰?”
尚修正眉頭微蹙,應聲道:“那要看過神機營火器的威力,才能下定論。”
他雖然這麼說,但心中早已確定八成。
畢竟,紅夷大炮的殺傷力,不可能是空穴來風。
晉皇麵色鐵青,問道:“國師,你說召國之戰我們若是打不起來,又該當如何?”
尚修正不假思索道:“河西淪陷,大梁被迫布防阿爾連山山脈(前文寫的阿爾金山已改),達蘭紮德草原又早已被大夏占領,大乾身居臨海。”
“我們現在能動的隻有大俞。”
“陛下若是想攻,那便隻有攻大俞西北疆域,然後奪南江州,占南江城,直奔湘江。”
“這是我們唯一可走的路線。”
“但大俞好打,湘江難過,俞風現在是大俞實際掌權人,先不說大夏會支援,大俞湘江碼頭的船,說不定都要劃到大夏碼頭。”
“我們難不成還要原地造船?”
“要麼就從大梁迂回,從河西打過去,但這麼長的戰線拉扯,而且河西環境多變,於我軍不利。”
“所以,從目前的形勢來看,迂回河西,強攻金山關,繞路湘江關,都不是好辦法。”
晉皇聽著尚修正的話,眉頭深鎖,他聽明白了,就是怎麼打,這仗都不好打。
晉皇歎息道:“所以,現在咱們就是到金山關看看,然後等著夏千原的消息,順便再滲透滲透夏商?”
“仗能不打,儘量先不要打?”
尚修正忙揖禮道:“陛下聖明,老夫就是這個意思。”
晉皇點頭,“看來如今也隻能這樣了,雲南穆王肯定沒有希望,這個遼州刺史是個人麼人物?”
羽化塵忙應聲道:“回父皇,遼州刺史名叫林立。”
“林立?”晉皇聽著,眉頭深鎖,疑惑道:“大夏刺史中有這號人物嗎?為何朕從來沒有聽說過。”
“葉洵敢在遼州設立夏商分基地,林立應該不是尋常人物。”
羽化塵回應道:“父皇聖明,林立乃是遼州前任太守林朝崧的兒子。”
“林朝崧的兒子?嘶~”晉皇更顯疑惑,問道:“那就更說不通了,那林朝崧不是跟肖家暗通款曲,被葉洵給斬了嗎?”
羽化塵忙解釋道:“父皇,是這樣的,林立乃是林家庶子,貞武十七年,葉洵跟肖家鬥的時候,林立便早已投誠了葉洵。”
“林朝崧設計要在遼州城殺葉洵之時,就是林立跟葉洵裡應外合,反殺了林朝崧。”
“自那以後,葉洵便將林立封為了遼州刺史,並且讓戶部派了不少能人輔佐他。”
“雖然林立的年齡不大,但能力確實不凡,將遼州治理的井井有條,是大夏第二個完成土改的州府。”
“而且他是最早跟隨葉洵左右的人,雖然平日裡跟葉洵的交集不多,但時常有書信往來。”
聽聞此話。
晉皇一愣,眉梢間不禁流露出一絲喜色,“你竟然知道的如此清楚?”
羽化塵的對答如流,還真是晉皇沒想到的。
羽化塵聽著,心中大夏,忙道:“如今葉洵乃是我晉國大敵,他的履曆,兒臣早已研究了透徹。”
“畢竟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這都是兒臣應該做的。”
晉皇點頭,沉吟道:“那此事就由你去辦吧,先接觸接觸這個林立,看看能不能滲透進夏商。”
羽化塵喜上眉梢,揖禮道:“是,父皇,兒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