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團糟的雲陽縣(2 / 2)

大唐升官記 偉翰 4105 字 10個月前

陳文信說完仰天長歎一聲後恢複了儀態,自覺在縣公前失態,拱手說道“恕屬下失態,都是陳年往事,如今前隋已亡,宇文老賊早已身死,本不該記得這些仇恨。”

寒雲站起身在他肩膀輕輕一拍“無妨,有些事憋在心裡久了,會出問題,說出來會好很多。既然你才學在身,武德年間開科考的時候,又出了什麼事嗎?”

寒雲相信能考州郡第一名的,若不是家中遭遇不幸,定能搏得功名,混一官半職,何苦如今還是無品級的縣衙錄事。

“屬下慚愧,武德科舉屬下鄉貢都未考過,還是太上皇念及開國新朝,讀書人少,準了前隋鄉貢入朝為吏。”

“難道大唐科考難於前隋?”寒雲並未參加過科考,好奇問了一句。

“世家把控,談何公平。”陳文信說完就後悔了,不知道縣公是如何考取功名,萬一也是依附世家之力呢?

“屬下說錯話了,請縣公責罰。”

寒雲嗬嗬一笑,示意無所謂,想著後世的高考都做不到絕對公平,何況古代的科舉。

“其實我這個縣令也是待補了一年。不怕告訴你,乃是家父捐贈出來的,隻是沒想到會補雲陽令而已。”

陳文信抹了一下額頭的冷汗,趕緊拍回來一個馬屁“屬下在雲陽擔任錄事也有好幾年,見過的縣令也有好幾位,尚無人能與縣公相比。屬下隻是想提醒縣公,如有機會還是早些調離雲陽的好,如今的雲陽恐會……”

“本縣也看過那些數字,與你推測大致相同。本縣已有謀劃,此番找你,就是想聽聽雲陽的各個方麵,陳錄事勿有保留。”

這一談就到了入夜,若不是杜氏到處尋兩人吃飯,還未察覺一席話足足聊了兩個時辰。

雲陽縣沒有五姓七望家族的勢力,卻有京兆韋氏勳公房的一係。

主家韋思言,說起來還是皇親國胄,其堂妹和嫡妹都在李世民的後宮。堂妹韋珪,後來的韋貴妃,嫡妹韋尼子,後來的韋昭容。

兩堂姐妹有一個共同點,嫁給李世民都是寡婦之身。韋貴妃還帶有一個女兒,便是後來的臨川公主。

韋珪夫君李瑉起兵反隋失敗被殺。韋尼子就更離譜了,嫁給了王世充的兒子王應玄,王世充兵敗,王姓子弟押往長安途中全被暗殺。

去年突厥南下途經雲陽縣屠了韋家的莊子,搶了莊裡的存糧,隻有十九歲的嫡長女韋弦和三歲的庶出幼子韋堅躲在地窖中逃脫。

說起來以往挺有權勢和財富的京兆韋氏一房,如今隻留下兩個孤兒相依為命,守著僅存的五十頃土地,還要防著二伯韋思齊和三伯韋思仁的窺伺。

從武德四年李世民打下洛陽後,韋思言就知道,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間早晚有那麼一天。最離譜的是,就是這一年,堂妹韋珪和嫡妹韋尼子,先後被李世民收入了秦王府。

韋思言屬於那種極會審時度勢的人,李世民加封天策上將後,立刻辭掉朝中官身,回得雲陽老家,購置了五十頃田地,當起了田舍翁,不再過問朝事。

嫡女韋弦更是反其道行至,醉心於學識,成了雲蒙書院山長傅奕(隋末唐初大學者)的弟子,也是雲蒙書院的大才女,書院唯一一個,也是最年輕的助教。

至於田地單產如此之低,陳文信給出的解釋很簡單,雖然雲陽按律分配了田地,百姓手中的田地大多是瘦田,有些甚至都不能稱之為田,自然能產糧食的田地更少了。

寒雲有了打算,是時候上門拜訪雲蒙書院的大才女,韋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