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沒有美人兒的日子(1 / 2)

大唐升官記 偉翰 4568 字 10個月前

少許後,管家韋福帶著一名年輕男子而來,當真是中秋之月,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麵如桃瓣,目若秋波。

此時寒雲若在場定會爆出一句“不去反串可惜了。”

“孫,安石給爺爺請安。”韋安石與韋弦同齡,未曾見過韋弦,見禮後見堂內還有一妙齡女子,不禁多看了幾眼。

那曾細看,臉黑,麻子臉,心中一緊,不會爺爺給自己找的婆姨吧。

動作和言語卻未失禮節“爺爺,不知這位小娘子是誰?”

“嗬嗬,這可是雲蒙書院的大才女,你思言叔伯的嫡女韋弦,字四方。你倆同齡,按月份,你可稱其妹妹。”

韋安石見了一禮“見過妹妹,為兄安石。”

“四方見過兄長。”韋弦還禮。

韋康這才說道“安石,你飽讀經書,博覽古今,有一句話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爺爺有一件事交與你去雲陽縣辦理。你也該出去曆練曆練了。”

韋安石聽爺爺如此一說,心裡興奮勁就差沒喊出來,卻仍然保持對韋康的敬重“安石定全力辦好。”

韋康點了點頭,不愧是他看中的小輩,心目中最合適的繼承人“此番你隨四方一同返回雲陽縣,一定要在雲陽多看,多聽,多想。爺爺想知道雲陽令是如何執政,其人、其事,必要時可與之交好。”

這一點韋安石有點不明白,一個小小的縣令需要爺爺如此對待,怎麼說韋家也是京兆郡望。

韋康想通了一點,為什麼早不進獻,晚不進獻,偏偏是這個雲陽令上任就出這樁事。若是韋弦有此能力,思言的兩兄弟斷不敢找自己想爭奪雲陽韋家家主之位。

韋弦所做之事,怕後麵的推手便是此子。若他此番作為有成,來日升官拜相,封爵封王都是可期。

這一次,韋氏不能再錯失良機。

“安石定遵爺爺教誨。”

三人正在商議之時,突然管家急衝衝跑來“主家,宮中內侍王德,說雲陽韋娘子在此地,讓她接旨。”

“啊!”韋康和韋安石大吃一驚,陛下知道韋弦在此地不難,究竟何事傳旨都傳到族長家了,而且還是陛下身邊的侍臣王德,也許有另外一層意思。

“開中門,出門迎接。”韋康吩咐一下,正了正衣冠。

王德手捧聖旨而來(唐初的聖旨可不是影視劇看見的拉開一長串,黃紅相間的絹絲卷帶暗金黃紙書寫,其實就是一張紙卷起來,而且還是不怎麼貴重的黃紙。)

“門下京兆韋氏,百世卿族,氏族之盛,人才輩出。昔,雙妃入宮,德才兼備;今,雲陽韋家,大義在前,厚澤在後,獻農耕神器,解萬民腹饑,朕感欣慰,百官稱讚。追封韋思言,開國縣子,封田千畝,悲為國遇難,許封妻蔭子,幼子韋堅開國縣男,封田五百畝。”

這個聖旨什麼意思呢?

就是追封韋思言爵位縣子,唐八等爵位,授永業田一千畝。

但是,很不幸,韋思言去世,沒有皇帝的批準,爵位和田地都要收回的,現在皇帝特許韋思言之子世襲爵位,但是要降一等,由縣子變為了縣男,唐九等爵位,永業田變成了五百畝。

唐朝世襲爵位的順序是,嫡長子,嫡長孫;嫡子一脈無人才能是庶子一脈。

女子不能世襲爵位,但是唐朝的女子是可以當戶主的,這個可能和很多人想象中不同。

王德讀完,又解釋道“陛下憐惜老臣,知韋縣男年幼且在雲陽,故而尋得韋娘子的地處宣旨,由韋娘子將聖旨帶回。”

韋弦震驚於寒雲對每一件的謀劃和把控,沒想到還真給小寶弄到一個爵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