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父皇,當真?(2 / 2)

大唐升官記 偉翰 5104 字 10個月前

李君羨還在思考陛下的安排,李承乾先沉不住氣了,趕緊說道“父皇,李將軍沒問題,他之能力,兒臣知曉,兒臣放心的很。”

八歲的孩子有啥心機,心中的喜悅瞬間呈現在臉上,若非父皇就在麵前,估計他都要跳起來高呼了。

“太子。”李世民突然拉下臉,一臉嚴肅的樣子。

“兒臣在。”李承乾趕緊收攏表情,表現的恭恭敬敬。

“此去雲陽不是讓你玩耍,而是以旁人之心,多看,多聽,多想,了解百姓之疾苦,官員之作風,豪紳之作為,每日寫下心得,朕要看的。”李世民敲打著太子說道。

“兒臣記下。”

李世民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君羨,朕已下旨兵部和右威衛,增派三百騎駐守雲陽,歸屬宣節校尉李青雲調遣,你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直接調動雲陽右威衛駐軍,朕會給你旨意和調兵兵符。”

“你且先退下,去準備一下,明日即可出發前往雲陽。”

“臣領命,這就下去安排人手。”李君羨心中已經有了計劃。

今日就把密探撒出去,但凡有一點可能對太子圖謀不軌的人,提前找出來,解決了再說。

明麵上,自己加上十人貼身護衛,外加雲陽駐軍五百騎,除非對方是派軍隊來,否則太子應該是安全的很。

見李君羨走後,李世民招呼李承乾過來坐下,此刻的他才像是一位父親,滿臉慈祥的摸了摸李承乾的腦袋。

“此番前去,可知父皇的本意。”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是這個道理吧。”李承乾說道。

李世民哈哈一笑,太子八歲年紀能明白這個道理,他也算欣慰,而後卻搖了搖頭“那是知理,而你身為太子,不光需要知理,還需治世,駕馭人心。”

李承乾兩眼一亮,似乎從父皇的話語中感受到一些不同,意思是雲峰兄乃是父皇看中的治世之才。

“雲陽令,高明不陌生吧,他給了朕不少的驚喜,本來朕是想等到一年期後再看結果……朕可不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朕要你好好學習,雲陽令是如何治理一個百官都嫌棄的縣城。”

末了,李世民又補充一句“若是高明月後回來能說出所以然,朕可以考慮讓你多去雲陽。”

“兒臣定用心學習。”

“你且去和你母後說說去,她少不了要嘮叨幾句的。”

兒行千裡母擔憂,雖然太子此去不過二十餘裡,李世民相信皇後少不了牽掛,畢竟是太子第一次離宮如此之久。

………

就在李承乾屁顛屁顛跑去找長孫皇後告辭的時候,剛回縣衙的寒雲就接到驛站送來的雍州府公函,明日在雍州府召開治下縣令春季會。

寒雲拿到這封公函,差點以為自己又回到了二十一世紀,感情大唐的官也要開這種會啊。

找來陳文信一問才知,大唐各州春夏秋冬每季,治下各縣縣令都要去州府參加季會,此逢二月,便是春季會。

春季會一般就是落實二月的春耕,三月的播種,然後上報度支,州官麵談等等。

因為去年雲陽歸屬涇陽代管,雲陽去年的秋、冬兩季便沒有參加。

另外因為雲陽距離長安近,所以一般會在開會的前一天送達公函,有些較遠的縣,會提前幾天送達。

寒雲這才恍然大悟,想著去看看大唐的工作會議也不錯,隻是他似乎是官最小的一個。

按說雲陽隸屬京兆之地的縣,應該是正六品下才對,比大唐最牛的兩個縣,長安縣和萬年縣的縣令正五品上低了五級。

誰知道,吏部為了找背鍋的人來雲陽,把雲陽按照其他州的下縣定級,結果寒雲就成了從七品下,足足降了六級。

“臥槽,此去本縣豈不是逢人就要鞠躬。”寒雲心中不爽,今天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不過寒雲一想六品官員都是綠色官服和帽子,心裡就高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