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也在關注著這場,大唐第一次展銷會。
嗯,密函就是如此稱呼。
李世民的前麵坐著觀國公、雍州牧楊溫。
從陛下當太子實際掌權起,到如今登基半年了,楊溫還是第一次被陛下單獨召見。
雖說他的官職和爵位是朝中目前最高,可,彆說進入陛下的核心圈,就算是宰相議政圈都沒他的份。
沒想到這次因為雲陽令,讓他被陛下關注到。
“楊公,你覺得雲陽令此舉可行?”李世民問道。
因為楊溫比李世民大許多,又是從二品爵位,也就稱呼其爵位,而非名或字,以示尊重。
“臣,認為可觀之。畢竟此舉乃大唐首創。”
“楊公是如何同意雲陽令之請求,竟以雍州政令的方式要求各縣甄選商人前往參加,我記得上報的是三月十日各縣縣令去檢查春播是否屬實。”
李世民知道楊溫為人清廉正直,不太相信他收受了寒雲的賄賂,但他又是怎麼說動楊溫幫他如此大的忙。
“臣收了一禮,聽了一句話。故而同意。”
楊溫知道,彆看陛下年輕,手段多著呢,說錯十句不怕,就怕說謊一句,乾脆和盤托出。
李世民一聽,樂了,嗬嗬一笑“沒想到雲陽令竟然能送楊公好處。聽說他從雲陽商人和韋家收納了不少銅錢,不知這次出手如何。”
楊溫趕緊拿出茶葉盒,遞上說道“臣收取一斤茶葉,臣留下一半,這是給陛下帶來的。”
“一斤茶葉?”李世民有點傻了,雲陽令一斤茶葉就把楊溫買通了,有這麼容易嗎?
聽是茶葉,李世民頓時沒了興趣,這玩意兒天下最好的都在皇宮,也不值錢。
“就此一斤茶葉,彆無他物。倒是雲陽令的一句話,臣認為價值萬金。”
李世民一聽來興趣了“楊公說與朕聽聽。古有一字千金,今有一句萬金。”
“臣問你不怕彆的縣學去了,搶了你的風頭。畢竟雲陽的根基在雍州不算最好。雲陽令答雲,求之不得,若是能比肩雲陽,那是百姓之福。”
李世民關注寒雲也快一個月了,但凡雲陽的密函封封不落,也算掌握了寒雲的所作所為。
起初以為是想做出成績以便升官,如今看來,要重新評估雲陽令的用意了。
李世民捋了捋他那標誌性的胡須,輕輕用手指敲打著桌麵,這是他思考問題的典型動作。
“這事就按照楊公的意思辦理,朕不乾預。若是還有疑問再宣楊公麵談。”
這句話等於就是李世民給出了他的旨意,也是送客話。
楊溫見禮退出後,在王德耳邊小聲說了一通,王德眼睛一亮,點了點頭。
楊溫走後,李世民繼續審閱各地上書諫,正感頭脹,忽聞一縷清香。嗯,好香,提神醒腦。
卻見王德端著一個瓷杯,冒著熱氣。
“陛下,此物便是觀國公留下的茶葉,他臨走時教了臣泡製之法。”
李世民兩步上前,貪圖嗅了一陣,果然提神,端杯吹拂,品上一口,頓時明白楊溫為何留下一半。
“王德,你可見過有上貢此茶的嗎?”
“臣驗茶之時,曾查看了劍南道上貢的茶葉,似乎與這個大為不同。”
所謂驗茶就是試毒。
“這麼說是雲陽令自己搞出來的?這小子,有好東西也不給朕弄點來。還彆說,疲倦了喝上一口,精神都好了幾分。”
李世民心裡卻尋思著,怎麼通知李君羨從雲陽多帶一點回來。
楊溫出來,有了陛下的同意,也算鬆了一口氣。
雖說在雍州他是最大的地方官,但是天子腳下,一舉一動都被陛下關注,也讓他不得不行事謹慎。
這下好了。想到這裡快步返回,好好準備一下明日雲陽一行。
雍州府去兩人,除了他就是崔彆駕,其他各縣一名縣令加五名商人的名額,如此算起來,也有一百二十八人。
三月九日這一天,雲陽已經熱鬨起來。
右威衛派遣了兩隊一百人的兵卒前來助威。
較遠的縣,如西邊的武功和東邊的華陰等縣已經陸續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