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長城,李青雲下達了行軍命令。
令一分隊。
全軍分為六隊,每隊五十人。
蘇烈領前鋒隊為首,尉遲寶琳領右戰隊,程處默領左戰隊,秦懷玉領右駐隊,自領左駐隊為中軍,後衛一隊看護輜重。
令二分旗。
諸軍將五旗,各準方色赤旗,前鋒隊;白旗,右戰隊;青旗,左戰隊;綠旗,右駐隊;黃旗,左駐隊,是為中軍旗。
令三旗令。
以黃旗為中軍,旗向前壓,方麵兵急須進;旗正豎,即住;旗臥,即回。
令四隊形。
道狹不可並行;道平川闊,並行。
軍令下達完畢,寒雲看見一隊隊騎兵開始變換隊形,原來手中的禮儀旗全數收下,換上了軍令旗。
隨後聽見一聲“出發。”車隊開始前行。
至此,使團算出了大唐邊境。身後的長城越來越遠,前方的沙漠地形越來越明顯。
寒雲慶幸此刻是三月中,天氣不冷不熱,但是沙漠的晝夜溫差巨大,他還是知道的。
“雲峰,我看這位領兵的李將軍,也算是奇女子。彆說西域諸國,就算是突厥人也從未有這等軍陣嚴密。”阿依慕在車內看得稱奇。
寒雲也算明白了,古人精兵訓練什麼?
首先軍令識彆就是一項很難的事,其次便是通過不斷的訓練來強化記憶和遵守的習慣。
這些措施在發生戰鬥的時候,都能轉化為巨大的戰鬥力。
“阿慕,李將軍可是大唐軍神的長女,自然得了他的真傳。”寒雲打趣道。
他也再次見識到李青雲領兵的能力,且不說戰鬥力,單憑這種嚴密的軍陣指揮便能一窺,此女軍武之能不俗。
阿依慕卻記住了大唐軍神四個字,她也知道了李青雲是軍神的女兒。
隻是她不知道,大唐軍神是後世之人給出的評價,此時並無此說法。
木陽在閉目養神,這種廣闊的地帶,她毫無用武之處,她的世界在夜晚,在那些險要的地方,所以她要抓緊時間休息。
進入河穀後,道路變得越來越窄,寒雲能明顯察覺出車隊速度放慢,本來左右排列的騎兵,已經合並為前後一線,隻是拉開了前後的距離。
他偷偷看了一眼,發現李青雲身邊的兵卒戰馬上馱著戰鼓。想來這玩意兒是用來遠距離傳遞信息的。
時不時能聽見前方傳來特殊節奏的鼓聲,應該是傳遞安全信息的意思。
今日,寒雲又算了解到古人打仗的章法,絕不是影視劇上那種無腦的豬突。
就在夜幕即將降臨之時,車隊到了馬亭守捉的入口前最後的一片寬闊地。
前方河穀明顯變窄,僅能容納兩輛馬車並排而過。
因為地勢突然變窄,河水變得湍急,兩側河穀高地俯瞰河穀,遠遠看去,如同一個夾子向上打開,而使團的車隊就在夾子的底部。
“停!”隨著李青雲的一聲令下,中軍的黃旗趴下,隨即響起特定節奏的鼓聲,全軍瞬間停下了腳步。
這種地形,就算寶林、處默之流都看出了凶險,更彆說李青雲這位李靖親自教出的高徒。
李青雲皺緊眉頭,此地乃兵家凶地,若有埋伏,兩側堵住,就算沒有滾木和巨石落下,但是僅憑頭頂的弓箭射出,第一波就會死傷過半。
按父親教授的兵法,需根據凶地四周走禽之痕跡判斷之,再派探兵確定才能前進。
可,這裡是沙漠戈壁河穀,四周並無走禽痕跡,就算派出探兵,需繞到河穀上方,一來一回也要大半天。
出於謹慎,她不得不下令停止,此處地勢寬闊,上無峭壁,如遇埋伏,憑她三百騎兵還能一戰。
一旦貿然闖入前方河穀,騎兵優勢蕩然無存,還可能因為戰馬受驚而墜落河中。
穿戴幾十斤重兵甲的兵卒要是掉落河中等於就是戰亡。
她的任務是確保使團的安全,使團出使的目的是否達成她並不關心。
所以她采用了最為穩妥的方式,就地紮營,探明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