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書對梁師都的記載,寒雲相信他沒有這樣的謀略和膽魄。
要說楊歸兒能秘密訓練一支死士軍隊,寒雲一點不覺得驚訝,換成是他,也會留這麼一手。
但是有一點,使團行進路線和到達休屠澤的時間,她又是從何第一時間知道的?
根據孛刺的講述,他們是昨晚後半夜接到的命令,今日午間前到達。
如果按照快馬的速度來計算,這個消息的傳出隻可能是從涼州而來。
嘶,寒雲想到了長樂郡王李幼良。難道是他?
他是腦袋被門夾了嗎?要截殺大唐使團。對他有什麼好處?
至此寒雲都沒有想到這場伏擊是針對自己,他看了看唐儉,難道是這個胖老頭得罪了李幼良?
就在寒雲思考分析的時候。李青雲已經了解到河穀上的人數配置和紮營布置。
“正使、副使,末將請求領兵剿滅這群死士。”
唐儉和寒雲都知道,不把這幫死士剿滅,他們就過不了河穀。
除非返回長城,再繞道而出,一來一往就遠了去。
“李將軍可有把握剿滅?”唐儉問道。
“末將定能全殲。”李青雲盤算了一下雙方的兵力對比,又仔細問了河穀上的地形,一片開闊地,適合騎兵作戰。
一群兵甲、長兵器都沒有的死士根本不是結陣衝鋒騎兵的對手。唯一可能造成戰損的是對方有大量的弓箭。
所以她的計劃帶兩百人,偷偷繞到河穀上埋伏,等待天亮。
由她帶一隊五十騎,直接插入對方存放箭枝的地方。另命一隊切斷對方逃向馬匹,剩下兩隊分左右合而殲滅。
她留下一百騎布置疑兵,保護使團安全。
如果出現預料之外的敵人攻擊使團,立即向長城方向撤離。
這群人不敢分散,撒出警戒哨,誰都不敢夜晚在沙漠戈壁單獨行動,很可能四周都是結群的野狼。
如此給李青雲摸上去創造了機會。
“李將軍,我還是那句話,使團但凡軍務之事,皆由你定奪。”
唐儉能多次逢凶化吉不是沒有道理,其中一條就是不要乾涉武官的作戰指揮,他們遠比自己會打仗。
“副使的意思呢?”李青雲轉而問向寒雲。
在使團中李青雲隻能算第三號人物,副使的意見她必須尊敬。
“我,沒啥意見。我本身隻是一個縣令。”
青雲轉身開始發布作戰軍令。
“蘇烈、尉遲寶琳、程處默、秦懷玉聽令。”
四人一聽以為輪到他們上場了,均精神一抖,筆直站立。
“你四人領第五、第六隊駐守營地,如遇強敵,不可戀戰,向長城內撤離。”
“麾下領命。等等……”四人本答應的洪亮乾脆,瞬間反應過來,不對啊,趕緊提出異議。
李青雲安排有她的道理。
首先必須留下一個有作戰經驗的領兵,蘇烈當仁不讓。
其次,三人也沒有什麼作戰經驗,對付衝陣恐有危險,三人的身份可不一般。
三來,幾個國公讓各自的嫡長子前來雲陽,無非是混點資曆,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表麵上無話可說,就當為國捐軀,但是私底下一定會抱怨父親,嚴重一點還因此結仇。
而她隻是一個女子,就算不幸為國捐軀,對於李家也是一份榮耀,更能幫助父親穩固朝中地位。
“這是軍令。執行。”李青雲此點完全複製了李靖的作風,一旦下令,不容置疑。
“麾下領命。”四人隻能悻悻而去。
雖然都承認李青雲的武力值最高,女子在前衝鋒陷陣,自己躲在大營裡,想起來心裡都窩囊。
蘇烈隻是簡單想了一下,便明白李青雲的用意,換成他,也是這般調度。暗自佩服。
李青雲知道,明日一戰是她從兵到將的真正一戰,也是徹底折服這幫兵卒的一戰,或許……
李青雲看向寒雲一眼,心中的話還是壓下,挺胸毅然走出大帳。
“大唐自平陽公主後,又一巾幗將軍,奇女子啊!”唐儉看著離去的李青雲,讚歎一句。
想起他和平陽公主還有數麵之緣。沒想到自平陽公主後,大唐又出現一位。
寒雲看了看木陽,這次作戰不是她的所長,隻是安排她跟好阿依慕,彆讓她有危險。
至於自己,隻要不是被一箭爆頭,他總有辦法脫身,後世就在一堆物資中守著,隻要寒雲需要,這些東西就會出現在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