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戰馬不缺,但是缺鐵,所以三百兵甲和唐製橫刀,足以讓突利鋌而走險。
而且他是在邊界動手,完全可以推給西突厥或者鐵勒那些不怎麼聽話的部落。
此時突利帶著一千騎兵,已經趕到了金山(今阿爾泰山脈),這裡便是東西突厥的邊界,往西是西突厥,往北是鐵勒。
算著日子,大唐使團應該就要進入金山。突利硬是空等了兩天,都未看見使團的影子,他已經把斥候放出去快一百裡了。
其實楊歸兒計算的時間沒有問題,她隻是沒有想到,記佩破壞了使團的指南車,給使團帶去了不大不小的麻煩。
進入沙漠前,指南車一切正常,可就在進入沙漠一天路程的時候,就發現問題,怎麼太陽是在使團的左方落下。他們一路向西不應該是前方落下嗎?
也就是說他們其實進了沙漠就一路向北走,進入東突厥的核心區。
若是沒有大汗衛隊的帶領,極易和當地的突厥部落發生衝突。難道要一路打到王庭去。
此時的沙漠和綠洲位置與千年後有很大的改變,寒雲就算拿到了後世的地圖,也找不到參照物核對,唯有找到金山山脈,才能確定。
於是使團在走了一段冤枉路後,又折西而去,恰好跑到了突利伏擊點的身後。
“報,東北方五十裡發現大唐使團。”有斥候前來稟報。
突利看著羊皮輿圖一臉懵,怎麼從東麵來了,不該是從南麵來嗎?如此設置在山脈道路上的陷阱全都無用了。
“可汗,使團不過三百騎,我等精兵千騎,無需搞什麼埋伏陷阱,直接圍而全殲。”有部將提議。
突利和唐軍交過手,雖然不至於戰敗,但也沒討到什麼便宜。
他知道三百騎兵都是唐軍的精銳,也不想打贏後己方損失太大,回去不好交差。
“可汗,及早下決定,若是使團過了這裡就是金山口,再過去就是西突厥,就憑我等千騎怕是無法追殺了。”
“好,吹號聚將,整軍備戰。”
再大的損失都沒有三百套兵甲和橫刀吸引人。有這些他才有和頡利抗衡的實力。人突利不缺,他缺裝備。
從涼州出來已有十日,自在休屠澤一戰後,一路再未見到攔截的敵人。
唐儉決定先去西突厥,拿到西突厥的承諾後才能和頡利討價還價。現在距離金山口還有百裡,再有一天便可進入西突厥境內。
西突厥一直想和大唐交好,情況應該要好得多。
進入草原後,大家心情也好多了,至少不愁淡水和食物了,草原當真是遍地的野獸。
越靠近西邊,哪些小部落越友好,畢竟他們並未和唐人交鋒過,大家說不上有仇恨。
一路上,憑著阿依慕的語言溝通,使團的物資反而越來越多,幸好多了兩百匹戰馬,也不愁沒有馱馬。
至於那五個輕傷的俘虜,眾人納悶,不知寒雲給他們吃了什麼,反正一路上都在睡眠中,偶爾醒了喝點水和吃點食物後又繼續睡。
這一路,寒雲總算找到草原自駕遊的感覺,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看著野獸穿來穿去,身邊還有兩個妹子陪著,時不時李青雲來一趟,也不說話,坐一陣子又走了。
當然一路上寒雲還在乾一件事。
他在後世的地圖上不斷標注路上的標識物,而那座設想中的樓蘭國新王城選址也有了方向。
靠著金山山脈,大河和湖泊,還有一片大大的草原。
有山意味著有石材、木材、礦產;有河、有湖意味著不會因為乾燥缺水又要遷移;有草原意味著可以耕作和放牧一起進行。
寒雲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這就是以後樓蘭國的王城。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阿依慕,讓她安排孛刺去聯係流落在各地的樓蘭勢力,用放牧的理由慢慢向這個地方聚集。
阿依慕聽了寒雲的一席分析,頓時看見了複國的希望。
過去,一切都隻是念頭或者說一種信念,如今突然變成了可以觸及的現實,讓她激動不已。
若不是木陽在車上,她說不定會給寒雲一個樓蘭式親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