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雲伸出腦袋一看前方,隱約有一小撮隊伍,心裡嘀咕“李世民這麼摳嗎?就叫了幾十號人來迎接,連個公主鑾駕,儀仗都不弄嗎?”
倒是李昭陽一看,這種架勢,難道世民用軍禮接她?
“右威衛接平陽公主回朝。”李青雲目視可見馬車,下達命令。
一百騎,以李青雲為首,分列兩排,中速前進,迎上馬車而去。
阿珠在前麵趕著馬車,一眼看見來人中一員女將,呼出“是右中侯李青雲。”
李青雲翻身下馬,單膝跪地,行了一個軍禮,說道“末將李青雲,奉陛下令,前來迎接公主殿下。”
“青雲,辛苦你了。前方帶路。”
李青雲翻身上馬,前行九騎合為一個三角箭頭,李青雲領頭,剩餘分列馬車兩側,護送前往明德門。
寒雲看了看外麵,總覺的什麼地方不對,忽然發現,特麼偌大的長安城今天西側三個門,竟然沒有一個人進出,太不正常了。
作為後世穿越來的他,一直堅信古人是沒有閱兵一說的,哪曾想到,古人叫閱兵為講武,不但有,而且自古都是軍禮之一。
隨著最後一騎探馬報來,公主馬車已過春光門,右威衛接引而後,李世民剛平靜下的心又激動起來,眼眶就是不爭氣濕潤。
……………………
而在太極宮內的李淵更是激動,不停問身邊之人
“玄真【裴寂字】,你看朕這番穿戴可好?”
裴寂滿臉笑容,連連說道“好好好,太上皇今日精神呢。”
等了一會兒,李淵又問道“士彠,你看朕冠可正?”
武士彠也是一臉笑容,連連說道“好好好,端正。太上皇你今日都問臣六次了。”
李淵是萬萬沒想到,武德六年失蹤的女兒,四年後還能完好無損回來。所有的兒女中,就屬這個女兒最貼心。
當初李昭陽的突然“去世”讓他開始冷眼看兩個兒子的明爭暗鬥,隻是沒想到會發展成這樣。
不但建成和元吉身亡,還是他親自下詔定為謀反,斷了兩人的根,那些頭顱都是他李淵的親孫子啊。
若是昭陽在何至於此。
“哎,我都想去城外接昭陽。”李淵開始抱怨。李世民還好想到讓了裴寂和武士彠今日來陪他,可就是不能出去。
“太上皇既是公主的父皇,又是太上皇。外城相迎,有違禮製。自古由來,哪有父親給兒女行下階之禮的道理?”裴寂趕緊勸道。
“玄真所言有理,太上皇就再等等。四年都等了,還在乎這點時辰。”武士彠也勸阻。
……………………
另一邊,東宮內苑。
長孫皇後早早就在安排,哪些後妃要參加今晚的宴席,要如何穿戴,特彆是對平陽公主不熟悉的幾名後進妃子,更是一遍一遍教導。
若是今日冒犯了平陽公主,她也救不了人。剩下就是一群小皇子和小公主的安排。
韋貴妃和韋昭儀聽說是寒雲出使突厥的時候,尋回的平陽公主,兩人都心領神會,私下商議,給韋家家主寫信,趕緊把韋弦給嫁了,占了正妻的位置。
寒雲封王封爵指日可待,韋家得了如此良婿,無疑如虎添翼。
寒雲哪能想到,他這就被韋家算計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