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主府出來,寒雲返回皇城去往太極宮,李淵的禮物也要送。
說起李淵,他算是中國一切史書中最受貶低的一位君主。
原因有二
第一、李淵夾在中國曆史上兩個最突出人物之間。一個是功過皆大的隋煬帝;一個是千古一帝李世民。
第二、李淵建立唐王朝的功績被他的接班人精心掩蓋了。
《劍橋中國隋唐史》給出了一句評價
“武德之治,從任何現實標準來衡量,都算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從其結果來看,唐王朝已經打下了堅實的行政、經濟和軍事基礎。
總而言之,唐高祖為他兒子的輝煌統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礎。”
寒雲比較客觀全麵了解過李淵,故而對他抱有幾分好感。
在寒雲看來,李淵的外交能力完全可以排進中國皇帝前三名。
晉陽起兵之時,兵不過三萬,四周強敵環繞,他用外交手段先是穩定東邊,統一西邊。而後又穩定西邊,統一東邊。
用了七年,除梁師都外,統一了前隋割據的地盤。
七年的統一過程中,一直未被這些割據軍閥聯合起來針對,就不得不說李淵在外交上的偉大。
李淵在曆史上還留下一個喜歡殺降的惡名。
晚明學者張燧所著《千百年眼》記有“古今殺降之甚者,莫甚於唐高,而項羽、白起弗與焉。”
寒雲更喜歡這句“為人灑脫,性格開朗,待人寬容。”對李淵的評價。
一般的官員要見到李淵是很難的,必須要經過李世民和李淵兩個皇帝的同意才能進得太極宮,見到李淵。
寒雲特殊,兩個皇帝對他都寵愛,所以太極宮這邊,王德早早就打了招呼,但凡寒雲來訪,按製通報。
一路暢通見到了李淵,這一次寒雲才能近距離觀察到李淵的模樣。
時年六十一歲的李淵,果然有一種超然的灑脫感,就算是退位成了太上皇,該笑的時候還是要笑,該風流的時候仍舊能堅挺。
寒雲突然理解為何唐儉那種性格的人能成為李淵的老友。
“臣,見過太上皇。”寒雲見麵先行君臣之禮。
“寒小子,你還能記得我這個老頭子。還以為你再不來了。”
“太上皇,五十創圖,勢若摧枯,國運神武。臣,仰慕已久,早想拜見,一瞻太上皇之聖顏。無奈臣,官小言微,不得所拜,唯有積累功勳,躋身朝堂,才有拜見之日。”
寒雲雖然有吹噓嫌疑,卻有八分實情。
聽得李淵胡須都飄起來,還有人記得大唐是他創建的,一張笑臉就沒有休息過。
“你小子會說話,朕好久沒有如此開心了。”李淵向寒雲招了招手,示意他坐下。
寒雲一看邊上兩個宮人服侍著,不用說都是李世民安排的人。
“臣這次給太上皇帶了茶葉。常飲,提神醒腦,舒緩心脈,延緩衰老。”
說完,拿出帶來的茶葉交給了宮人。
“速速去泡製兩杯,我和少保品嘗。不用試茶了,耽擱時間。”
“稍等,臣這次還帶了專用茶具,太上皇可差幾名宮女學會如何泡製,以後太上皇邀得幾名好友,賞花品茶,豈不悠哉悠哉,逍遙快活!”
“你小子有意思,去喚尹德妃和張婕妤前來。”
趁著叫人的機會,寒雲叫宮人搬來一張案幾,把茶具一一擺放好,叮囑宮女燒一壺滾水。
“太上皇請這邊坐。”寒雲請李淵坐到案幾對麵。
李淵也是調皮,拿著小巧的紫砂茶杯和茶壺把玩起來,口中念念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