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堆積如山的糧食(1 / 2)

大唐升官記 偉翰 5868 字 10個月前

小寶帶著李麗質去玩,自然有護衛跟上保護,寒雲也不擔心,帶著李世民幾人去往莊子收糧的地方。

此時的韋家莊園已經全部被推平,還搭建了不少的草棚。

李世民好奇問了一句“此地看上去以往應該是韋家的莊園,為何全推平?”

“去年突厥人來,韋公為了不讓莊裡儲藏的糧食被突厥人搶走,一把火燒了莊子。”

寒雲稍微解釋了一句。

“韋公的確是大義之人,我欠他的。”

李世民感歎一句,畢竟是他登基後發生的事,他作為皇帝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兄不必自責,凡事向前看,大唐不是越來越好了嗎?你看。”寒雲一指田地密密麻麻的玉米。

兩人說話的時候,陸陸續續有百姓背著滿背篼的玉米棒子上來,倒在地上,一會兒的功夫堆起一座小山。

這種飼料型早熟玉米,產量高,生長快,但是甜度不夠,口感不太好,適合磨成玉米粉再做成食物。

寒雲在等遠處的水果玉米收上來,準備現場煮上一些讓李世民嘗嘗。一邊有差役已經在架鍋。

“文信,你可要仔細記錄清楚,準確統計畝產,還是那句話,畝產前三名的雇農,本縣有獎。”

“縣令,你放心吧,錯不了。”

“雲峰,你覺得畝產能到多少?我要準確的數字,彆再用餘。”

李世民想起寒雲的餘字就生氣,真不知道他哪學的,餘是這個意思嗎?

“莊子裡的這種田,恐怕不低十二石,其他田地應該在八到十二石之間。”

這次寒雲給出一個稍微精準的數字。

“好!”李世民情不自禁大呼一聲,嚇了眾人一跳。

那邊尉遲敬德和程知節下地後背著一背篼的玉米回來。

“陛……”尉遲剛吐出一個陛字,就被李世民一瞪,硬生生咽回去,換成“比我見到的其他糧食畝產多太多了。我還聽說玉米杆做精馬料可是上好的東西。”

大唐缺馬是因為沒有牧場肥草,並非沒有駿馬放養的場地。

如今有這麼多的精馬料,豈不是在關中之地也能大規模養馬了。

“此話不假。”寒雲確認了尉遲的話。

“好!雲峰又立一大功。”李世民這次興奮到直接拍了寒雲肩膀一下。

看的尉遲敬德和程知節暗暗驚奇,這小子和陛下的關係不一般啊。

終於寒雲久等的水果玉米來了,趕緊拿出一包撕開一看,就是這個樣子,掰下幾粒扔嘴裡,甜,太甜了,種子公司並未騙他,這種高甜度的玉米可以生吃。

“這玩意兒能生吃?”尉遲眼睛一轉,抓起地上的玉米也撕開,一口咬下“呸,呸,這生吃不好吃啊。”

“你那是另外一種品種的玉米,弄熟了才能吃,主要是磨成玉米粉後做成食物。我這種叫水果玉米,才能生吃。”

寒雲看著這個憨憨也是想笑,還好沒有告訴他,那種品種是千年後用來做飼料喂豬的玉米。

李世民拿起一根水果玉米,掰開一看,果然和尉遲掰開的玉米不同,好奇原來玉米還有不同的品種。

咬了一口,味道清甜,汁多,不錯。

“生吃嘗個鮮就行了,還是弄熟了好吃。”

寒雲安排人煮上一大鍋水果玉米,兩刻鐘就行了。

見第一畝的玉米已經收割完成,便邀李世民一同去看稱重。

地上一排的大稱,一邊稱一邊報數據,不一會兒,大唐第一畝玉米糧食產量新鮮出爐。

至於為什麼要稱玉米棒而不是乾玉米粒,那是因為曬乾玉米到脫粒還需要時日。

寒雲可沒有時間等了,便想到稱稱玉米棒估算糧食產量,心中有個底,畢竟是大唐第一次收獲玉米。

陳文信的手中有寒雲給出的玉米棒和收儲乾玉米粒【水分15%】玉米的折算公式,統計完玉米棒一畝重量為二千三百八十五斤,折算出乾玉米粒的重量是一千四百六十九斤,合十二石二十九斤。

【玉米棒和乾玉米粒的簡單折算公式乾玉米粒重量(15%水分)=玉米棒重量

陳文信算出玉米糧食產量後激動不已,扯起嗓子大呼“首畝玉米糧食產量為十二石二十九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