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烈你帶六隊去把軍帳拆了,分成一塊一塊的小料,用於引火。”
“各隊保持聯絡。”李青雲說完,指了指幾人腰間的對講機。
此時在距離李青雲一天路程的沙漠中,出現了一支數萬人的騎兵,正是分兵而來的突厥主力。
而另一支數千人的突厥兵,已經悄悄接近到涼州關隘外五十裡的地方。
按照事先的安排,這支數千人的突厥兵將在兩天後的黎明進攻長城關隘,目的是把涼州的邊軍吸引過去。
“報,左前隊涼州關隘外五十裡發現突厥兵紮營,兵力估算三千人。”通信兵喊道。
坐鎮關隘的李靖噌一下站起來。三千人是突厥襲擾部隊的最大兵力。
正常情況下,突厥人不會用三千人來攻擊關隘。如果不是攻擊關隘,這支突厥部隊跑這邊來做什麼?
此刻李積的腦袋中推測出突厥人的幾種可能。
第一種,這支突厥部隊僅僅是經過此地。
第二種,當真想從關隘進入涼州。
第三種,佯攻關隘,掩護其他部隊從賀蘭山進入。
第四種,如李青雲推測一般,佯攻關隘,吸引邊軍,主力繞甘俊山而進抄關隘的後背。
李靖立刻聯係位於賀蘭山西側的三支唐軍,回答均是在賀蘭山西側未發現任何突厥兵。
於是李積很快否決了前三種可能,最後隻剩下第四種。
看著地圖上標識的敵我雙方位置,李積意識到一件事,這支三千人的突厥兵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唐軍的包圍。
這支突厥兵一旦進攻關隘將是千載難逢的全殲機會。唐軍正麵擊敗突厥兵不難,難就難在全殲。
“呼叫前鋒隊。”李積隨後便聯係上李青雲。
“李青雲,關隘前發現突厥兵三千,和你預判相同,本將懷疑還有一支突厥主力去往了甘俊山。”
電台那頭沉默了一下,隨即傳來李青雲的聲音
“麾下請求駐守山穀拖住突厥主力,待援兩側包圍,全殲其全部主力。”
“你有把握?三百對上萬。”
李靖有點不敢相信,但是他不得不承認,李青雲的計劃很大膽,也很有吸引力。
不光能全殲關隘前的三千敵人,還能將突厥主力引入山穀,調動三洲兵力外加三千騎兵圍殲其在山穀中。
“過了山穀就是大唐之地,麾下決不能放突厥人進去殘害我大唐子民。麾下願意一試。”
李積知道李青雲此話何意,她做好了全員戰亡的準備,為後續增援爭取時間,就算不能合圍,也不能放突厥兵進來。
“準,本將立即申請調動三州軍隊。”
突厥會動用主力進攻涼州是李積、李世民都未想到的。故而,李世民並未授權他和宇文士及能調動蘭州和靈州的軍隊。
“令,八百裡軍情送隴右道大將軍府平陽公主。”
李靖趕緊將軍情彙報送出,按照突厥人的表現來看,還有幾天的時間。
涼州距離長安一千五百裡,沿途每三十裡修有驛站,八百裡加急的話,能在兩日內送到長安,問題是長安再返回也需要兩日,一來一往,李積拿到大都督府的調兵令需要四日。
李積看著眼前的電台,瞬間有一種衝動,想電台連帶電台兵一並送去長安。
轉念一想又壓下了這個想法。
他此地沒了電台,等於失去對軍隊的調度,而且現在突厥人已經進入包圍圈,也變相切斷了他和其他部隊的來往。
為了軍情,他還是決定不再隱瞞電台這件事,寫了一封私人的信件隨同軍情一並送往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