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俊山是甘涼兩地難得的綠山之地,因為這裡有一條河叫弱水河。
山穀中並非一馬平川,而是兩側高高低低,中間平坦。
此時左側是寶琳帶著的一百人,右側是處默帶領的一百人。
兩人看著中間的突厥兵打著火把排成三隊縱列,彎彎曲曲行進。
“傳下去瞄著火把下後方一點。”寶琳低聲對身邊的兵卒說道。
李青雲趴在一處土丘上,拿著寒雲給的夜視儀,當真神奇,趴在兩側黑暗中的唐軍也看的清楚。
“兩側伏兵準備。”李青雲通過對講機下達了命令。“攻擊。”
突厥兵走著走著,莫名其妙發出慘叫,兩側的火把瞬間掉落一片。
“敵襲。吹號。吹號。”中間的突厥領兵大叫,兩側黑漆漆,他完全看不見敵人在哪,隻是根據掉落的火把數推測埋伏的敵軍不少。
可能也算這支千人突厥兵倒黴,第一波弩箭就把吹號兵乾掉了。
“散開,向兩側攻擊。”
領兵的聲音被慘叫聲、馬嘶聲掩蓋,隻有近處的突厥兵聽見,一拉馬頭向兩側緩坡衝來。
嗖嗖嗖,又是一排接一排的弩箭,衝出去的突厥兵拿著火把完全就是活靶子。
關鍵是他們根本看不見敵人在哪,隻能根據弩箭射出的方向判斷在兩側坡地上。
沒跑出多遠,撲通撲通,掉進了陷馬坑。陷馬坑並不深,充其量一尺深度,但是裡麵插有尖刺,戰馬受痛將兵卒拋下,那就有點慘了。
這種情況,前方不明,兩側受襲,四周黢黑,突厥領兵當機立斷調轉馬頭就往回跑。
“撤退,全軍撤退。”
“放他們走。輪流休息,準備偷營。”偷營是李青雲準備的第二步計劃。
李青雲的計劃就是層層阻擊,不斷騷擾。夜晚就在兩側埋伏,利用夜色掩護,使用騎兵弩快速殺傷敵人。
白天這套就不行,那麼近的距離,突厥人馬上會發現她的兵力,一擁而上,任何戰術都白搭。
在絕對的兵力懸殊麵前,任何戰術都顯得蒼白,況且還是這種開闊的平地。
阿勒巴正要命令中軍進穀,便見穀口衝出一群打著火把的騎兵,遠遠的看不清楚是自己人還是唐軍。
看隊形鬆散,毫無章法,又不像是進攻。
“先不要放箭。去兩個千隊攔截。”阿勒巴下令。
沒多久,阿勒巴總算看見這批從山穀中出來的騎兵竟然是前軍,還被偷襲了,一千人回來了一半不到。
阿勒巴拿著從傷兵身上拔出的箭矢,看了又看,這種箭矢還是第一次見到,比長弓的箭枝短了很多,甚至比弩上的箭矢還短,看箭頭似乎是專門用於破甲。
“全軍紮營,天亮再進穀。”阿勒巴有點迷糊,搞不清楚穀中唐軍的人數。
說多吧,一千人還能跑回來近一半。說少吧,又能在十幾息的時間,殺傷他數百人。
阿勒巴坐在中軍大帳中,實在搞不懂,按說山穀有埋伏就應該把前軍放進去,迫不及待攻擊探路的前軍,不就暴露了嗎?
那就隻有一種可能性,山穀中的唐軍並不多,前軍一千人都不敢放過去。
阿勒巴想通了這點,決定天亮後,全軍出擊,一舉殲滅這支攔路的唐軍。
也許是老天也在幫李青雲,今晚不見月色。黎明前,天色最暗之時,李青雲領著三百騎出現在山穀口,兩裡外便是突厥人的營地。
“記住了,偷營的目標是驅散突厥人的戰馬,不要和敵人纏鬥。”
本來要在兩萬多人的營地中,第一時間找到馬匹的位置並非易事,但是李青雲手裡有寒雲給的黑科技夜視儀,找起來就容易多了。
突厥人隻是在營地外圍散出了幾隊巡邏隊,拿著火把,又能看多遠呢?
借著夜視儀的幫助,唐軍甚至都無需近身搏鬥,利用騎兵弩就收拾了外圍的突厥人。
“跟好前隊,不要分散。”李青雲下令。
突厥營門的守衛兵卒遠遠看見一堆火把過來,看數量應該是巡邏隊回來了,也不太在意,靠近了還主動打招呼,沒想到回應的是一支冰冷的弩箭,撲哧,射入胸口。
青雲大呼一聲。
後隊跟進前隊,一路直奔突厥兵營的馬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