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滎陽之行(1 / 2)

大唐升官記 偉翰 4744 字 10個月前

穀內突厥中軍,阿勒巴胸口插著一截槍頭,生死不明。手下三個豹師的大將一聽前軍遇見涼州軍,都是一驚。

直到此時,他們都未曾意識到派去涼州關隘的三千騎兵已經全軍覆滅,想著後路還安全著。

隻是大將軍現在生死不明,不知是該繼續前進還是撤兵。

就這麼磨嘰著,唐軍也不急,時間在自己一方,拖延的時間越久,勝算越大,正好休息補充一下。

也是突厥人命該如此,都等到唐軍兩邊人到齊了,阿勒巴才醒來,吐出兩個字“快撤。”又暈了過去。

“報,敵軍回撤了。”

“聯係都督。擊鼓進攻。”這場戰鬥李青雲無需指揮,她也未再阻止寶琳等三人領兵殺敵。

兩個時辰後,山穀的戰鬥結束,三個豹師,一半殲滅,一半投降。

李青雲隻是默默尋找右威衛將士的遺體,一個一個取下兵牌。

她帶出來三百兵卒,如今還有氣的隻有五十二人。

經過了上一次金山口的戰鬥,這次她沒有流淚,隻是一個人默默坐在坡地上,想找一個肩膀靠靠。

………………

河南道鄭州。領縣八,戶一萬八千七百九十三,口九萬三千九百三十七。至長安一千一百五裡,至洛陽二百七十裡。

按河南道上報的旱情,鄭州是最為嚴重的一個,境內六成的田地半年未見一滴水。

怪就怪在,全州八個縣,沒有一個災民外逃,這就讓寒雲百思不得其解。

曾經一度,寒雲懷疑是不是看錯了滎陽鄭家,是因為鄭家出手才讓全縣近十萬人挺住了這場旱災。

他一到洛陽,安排跟隨的閻立本和李淳風按照他留下的救災手冊,接收後續運來的糧食,並處理湧向洛陽的災民。

自己帶著阿珠和幾名護衛便裝去了滎陽,鄭家的老家所在。

一路行去,所見全是光禿禿的田地,讓剛經曆雲陽豐收玉米的阿珠不敢相信。

阿珠無意說出一句“中原漢人真奇怪,田地都光了,為何還守著家園?若是草原牧民,沒了草場,早就棄之換地方放牧了。”

阿珠此話讓寒雲一驚,是啊,難道滎陽的災民和自己的認識不同,再大的災也不願背井離鄉嗎?

“我們去鄉間走走,問問百姓就知道了。”說完此話,寒雲交代護衛下了官道,駛向村落。

挨近了一看田間,讓寒雲想起了後世曾經在新聞中看見的旱災,田地龜裂,大河變成小溪,小溪變成壕溝,大樹乾枯的隻留下樹乾。

一村的百姓在幾乎枯竭的泉眼前排隊,一家能接到一瓢的黃水。

前方有個村子,晃眼看去約有二十多戶人家。

奇怪的是,村子裡四處冒著炊煙,也就是說還有不少人家中有糧吃,此刻正好在做飯。

“你們可見過如此的災年?”寒雲問了問身邊的護衛。

這些護衛都是李世民專門派給他的飛騎宿衛,算是精英中的精英。

“屬下入軍之前,家鄉也曾經遭遇過旱災。都是全家一起逃難。一家能活下一兩個人就算不錯了。災年家家冒炊煙,屬下也是第一次看見。”一名護衛答道。

幾名護衛也納悶,看上去不像受災。可,一路看到的田地,哪有一點莊稼?

“何必亂猜,去問問不就行了。”

阿珠性格直爽,沒有太多彎彎腸子,想到什麼說什麼?而且她也從未見過中原旱災的樣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