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人被綁了(1 / 2)

大唐升官記 偉翰 5096 字 10個月前

洛陽的災民救助區就設立在洛陽宮的外側,因為大量的救災中轉糧食就存放在洛陽宮中。

此地寬闊,房屋無數,臨時堆放糧食是最佳的地方。

天色放亮,寒雲果然出現在災民救助區。

整個區域按照《救災規範手冊》的要求進行了明確的區域劃分,人流進出和糧食貨物分開,按照災民的籍貫,每五百人一個小區域,區域內有水井,茅廁,住宿,食堂,勞作區。

所謂勞作,便是一些粗麻紡織,竹藤編製。這些大唐的百姓幾乎都會的手工活。

救助區內,一日兩餐,隔幾日還會加一點肉食蔬菜,比大多百姓平常的吃食還要豐富。

寒雲得到的數據是此處救助的災民有一萬兩千多人,老弱婦孺居多,來自河北道和河南道。

屈突通已經七十一歲高齡,寒雲也就未再通知他一同視察。寒雲知道這位前隋的名將還有一年的壽命,不忍心讓他再折騰。

寒雲向閻立本和李淳風二人打趣道“你二人已經學到救災的精髓了嘛,不光災民安排的井井有條,還知道給他們找點力所能及的活兒乾。”

世人皆知閻立本擅長繪畫,李淳風擅長天象,哪知兩人執政也是一把好手。

閻立本看著寒雲,這個比自己還年輕幾歲的副使,心中自然明白,此次救災能有如此成效多出於他手。

以往朝廷救災,他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這次救災就是多了寒雲此人,一切便變得大為不同。

要說這一切當真是八歲的太子謀劃和調度的,他是萬萬不信。

其他不說,就憑能將吏部主爵郎中的他,庶人馬周,太史局的李淳風,遠在劍南道邛州的縣令袁天罡四人指派負責救災,就讓人匪夷所思。

四人的官職和履曆和救災完全不沾邊。

更彆說調動國子監的一眾國公和高官子弟深入到第一線去補充救災官員不足的困難。

那本《救災規範手冊》更是讓他佩服不已。

“全憑太子殿下和副使調度有方,下官也就是按照執行而已。”閻立本趕緊自謙一句。

李淳風本是道人,雖然此刻在朝堂為官,卻沒有閻立本那種官職上下的約束,反而多有道人的灑脫。

他也搭上一句“似乎副使有預測未來之力,處處先機占儘。純風甚是佩服。”

“那倒未必,世間萬物都有關聯,知其一可推測其二、其三。我也就比常人多想一點。依道長所看,山東旱情何時結束?”

“純風近日推測天象,山東旱情九月前可結束。所謂陰陽平衡,關中恐在九月後遭受霜災,正是秋糧收獲前夕。副使可要留意關中各地。”

嘶,寒雲一聽,心中也是佩服,史書記載果然如此,九月後關中遭受霜災,導致秋糧大麵積歉收。

在沒有衛星和氣象預測科技的古代,李淳風能準確推測出未來幾個月的天象,當真是個人才。

九月後的關中地區霜災雖然不如山東嚴重,但是關中人口多,集中了全大唐六成人口,一旦受災,救災難度比山東難上很多。

“此事,我回去後定和陛下、太子商議,早做準備。”寒雲給了李淳風一個非常肯定的答複。

三人一邊走一邊聊著,轉眼進到了災民救助區。

作為代表朝廷派出的救災最高官員,寒雲當然知道要深入災民中,於是直直走向了各處的草棚,這家看看,那家問問。

這種場景似曾相識,好熟悉的感覺。唯一不同的是穿越前他在一旁負責拍照錄像。

閻立本和李淳風都是熟麵孔,寒雲還是第一次出現在這裡。一身的紫色官服,立刻吸引了災民,知道是朝中大官來了,紛紛湧過來。

“大夥兒都彆擠,這位是賑災內閣副使,專程來看望大夥兒的。”閻立本趕緊大呼一聲。

“對對對,大夥兒都給副使留出道路。”有熱心的災民也附和道。

一轉眼,本來湧上來的災民有序讓出一條通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