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國子監就你最大(1 / 2)

大唐升官記 偉翰 5375 字 10個月前

寒雲從大理寺牢房出來已是一個時辰後的事,沒想到李道宗和戴胄一直在外麵等他。

“兩位有事找我?”寒雲問了一句。

戴胄卻先答道“李君羨的事處理好了,下官想和少保探討一下災區送來的那批官員的事?”

“少卿是說鄭家的官和盧家的官?”

“正是。先期有少保送來的鄭州九人,後來魏征又送來盧家六人,以及七名其他官員。均是在救災中涉嫌瀆職以及貪墨之官。”

“事實都調查清楚了。”寒雲和兩人一邊走一邊問道。

“已調查清楚。這些人一到大理寺,什麼都交代了。”

寒雲停下腳步,想了一下,似乎自己隻管送來,審判不應該是大理寺的事嗎?

於是說道“既然事實清楚,按律判決即可。我的意見就是此事要公開宣判。”

戴胄精通律法,也並非一根筋,此案有鄭家和盧家官員,自然處理起來要謹慎一點。

尤其是兩家的矛頭都是對著寒雲去的。

“那七名官員倒是好處理,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隻是鄭家和盧家的官員事實上僅僅是瀆職,也就是幫助兩家下了一道政令,收回了百姓的田地。按律應該移送給禦史台審理。”

“禦史台啊。”

寒雲想了一下,此時禦史台的禦史大夫應該是杜淹,也就是杜如晦的叔叔,正直之人。

可他手下有一個叫溫彥博的人就要注意了,此人是典型的小人,也是後來誹謗李靖造反之人。

想到這裡寒雲提醒一句“那就按律移交給禦史台,不過此案需禦史大夫杜淹親自審理才行。”

兩人一聽心中一喜,就怕寒雲給陛下進言,非要大理寺審判鄭家和盧家的官員。

隻是他們大理寺無權指定禦史台誰人辦理此案。

從品級來說禦史大夫是正三品,比李道宗這個大理寺卿從三品還高一級。

“此事恐怕就要麻煩少保向陛下進言,指定禦史台審理。”李道宗說道。

寒雲沒想到如今自己在百官中的形象竟然是這樣的,能隨便勸說皇帝了。

李道宗和戴胄心裡都在嘀咕“少保心裡沒數嗎?要是日後太子登基,怕是對你言聽計從了。”

“行,我就走一趟宮裡。”

兩人心裡的石頭總算落地,寒雲是個找麻煩的人,也是一個解決麻煩的人。

看來之前是低估他的本事了,以後有不決之事多多請教才是上策。

寒雲從大理寺出來後,想著反正都在皇城裡了,乾脆去一趟國子監,自從他掛了國子監司業一職後,還沒去過國子監。

沒多久,寒雲又出現在國子監大門。

這裡和大理寺又完全不同了,畢竟這裡是做學問的地方。

整個風格就是一間超大型的學院。

裡麵分了國子學、太學、四門館、廣文館、律學、書學、算學,加上新成立的政學,一共七個專科學校外加一個補習班。

這裡麵國子學的規格最高,必須是三品官員以上和國公的子孫才能入學。

太學是五品官員以上和郡縣公子孫才能入學。

四門館是七品官員和其他爵位的子孫,外加百姓中的俊才才能入學

廣文館就是進士落第者補習班,也就是說入學者必須是通過了秋闈的各地鄉貢。

剩下的律學、書學和算學八品官員以下以及普通百姓的子弟可以入學,但是必須通過科舉考試通過才能入仕。

政學就是寒雲負責的專科學校,隻能是在任官員的進修。

由此就可以看出,古代的階級固化還是很嚴重的。

國子監這段時間最火的,當屬兩件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