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國子監也要收學費(1 / 2)

大唐升官記 偉翰 5393 字 10個月前

看差不多了,寒雲宣布肅靜,回頭擦掉了黑板上的字,重新寫上幾個大字“縣令的為官之道。”

回頭說道“政學要學習的便是這幾個字,我希望六個月後,各位同學能拿出一份適合所在縣份的治理綱要。”

寒雲提出了開課的第一個問題“有同學能一句話概括何為縣令的為官之道嗎?發言前先舉手。”

皇帝和朝中宰相眾臣都在後麵看著,正是表現的機會,這些個縣丞怎會錯過,於是紛紛舉手。

寒雲也不認識這些人,看著年紀,分彆從按年紀大小抽了幾人。

果然,年紀大在官場任職時間長的,清一色都是忠君之言。年輕的倒是有幾個提到一句發展民生。

寒雲不語,也沒有給出答案,隻是看著後麵的李世民微微一笑,看得李世民尷尬萬分。

他現在哪需要什麼整天把忠君放嘴上的地方官,要得是寒雲這種動腦子,有法子,能落地,效果顯著的地方官。

想著大唐多來幾個雲陽縣,那是怎樣一番場景。

“各位同學的發言,今日不做評判。”

寒雲此話一出,大部分學生算舒了一口氣,若是讚同不必說,在皇帝麵前長臉了。若是嗬斥的話,估計官就做到頭了。

“可能很多同學不知道一個縣能發展成什麼樣子,應該發展成什麼樣子?這節課我就講講一個兩萬人口的縣可以做成什麼樣子。”

“處默。”寒雲向程處默招了招手。

程處默趕緊走到窗戶邊,放下了掛在上麵的粗布,課室裡的光線暗了下來。

“有意思,上課遮光是何用意?”有大臣提出疑問,連國子監的一眾老師也迷惑了。

寒雲轉身從黑板頂部的木匣子裡拉下一張白布。

偷偷按下投影儀的遙控開關,一道強光從懸掛在課室裡的木盒中透出,射在白布上。

嘶,課堂沒有聲音,安靜,無比的安靜,驚訝聲都沒了,因為都看呆了。

李世民知道咋回事,這小子定是拿出了他那個世界的東西。

一幅雲陽縣半年治理報告畫麵出現在白布上。

寒雲心中想著“小樣,還不能鎮住你們。”

“請同學們把注意力放在內容上。”寒雲提醒一句。

寒雲開始一項一項講解,雲陽半年來的變化,如何集中勞動力,如何實行傭工製,如何保障低收入百姓的生存,如何提高生產力等等。

為了照顧這群還沒有學習阿拉伯數字的學生,寒雲使用了漢字數字。

最後半年對比數據出來的時候,李世民第一個起身大呼一聲“好,若我大唐各縣均如雲陽,不,有雲陽之五分,何愁大唐不強,百姓不富。”

李世民剛呼出就發覺不對,今日來是旁聽身份,不可喧賓奪主,於是趕緊坐下,向寒雲揮了揮手示意繼續。

這事換成以前,河南府和太原府的幾個縣丞那是絕對不會相信的,半年時間,把一個吃不飽,人亂跑的縣治理成如今半年可為國庫上繳幾萬貫的縣。

今日皇帝就在後麵看著,而且也聽不到雍州來的縣丞的質疑聲,那就是說寒雲講解的一套全是真實發生在雲陽的事。

“我還有一個官職身份,雍州的同學是知道的,可能河南府和太原府的同學未必清楚,我就是雲陽令。”

“這次吏部為何安排第一期的同學均來自雍州府、太原府和河南府,就是因為此三地乃我大唐之根本,人口集中之地。所以,各位同學,一定要好好學習,把各自的縣份治理好。”

“另外,政學和其他的國子監的學科不同,政學重於實踐,所以政學的課程安排是,八日上課,二十日到雲陽實踐,休息兩日,以此循環。”

“第一節課下課,課間休息一刻鐘,下一節課是各課先生見麵。”

“梆梆梆。”室外又響起三聲木梆聲,代表下課。

寒雲這才走到課室後麵,見到李世民行了君臣之禮。

“陛下,可還有指示。”

寒雲指了指課室裡的學生,意思就是要不陛下說幾句話,或者可以走了。否則這些學生上茅廁都不敢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