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內心,李世民對北方草原的土地一點興趣都沒有,此時的大唐江南還有大片的土地人煙稀少。
他要的是一雪前恥,拔掉突厥這頭餓狼的獠牙而已。
“你的意思是,朕可以將北方草原納入大唐的管治。”
寒雲沒有直接問答,而是報以微笑,反問了一句“等陛下想好了,下了決心再說。”
對於大唐的政治體係調整,寒雲仍舊保持謹慎態度,不會輕易給出一些建議或者方向,因為皇帝就是皇朝製度最大的受益者,要說服皇帝革自己的命,無疑是在玩火。
這也是寒雲如今風頭旺盛卻還未招致既得利益階層攻擊的原因,他搞的一套根本沒有觸及到這些人的利益。
熟悉中國曆史的寒雲知道,要瓦解既得利益階層,最有效的辦法是讓他們窩裡鬥。
直接改革,隻能讓他們抱團取暖,越來越硬。
時間寒雲有,他等得起。如今他已經拉攏了兩個排頭兵,韋家和鄭家。
所以給鄭家的糖是時候給出了。
“臣告辭。”寒雲說道。
“嗯,你且先去。”
寒雲離去,李世民卻陷入了沉思,細想之下,自從認識寒雲起,他已經拋給自己三個明確的執政問題。
先前提過太子的培養是沿用古製的東宮製,還是置太子與朝中和大臣共事?
如今又提到領土擴張是要征服還是管治?
如果加上之前給高明和青雀的自行車對大唐的影響,已經有三個。
寒雲哪管李世民那麼多,如果李世民轉眼就能想通的話,寒雲都要懷疑他是不是也是穿越而來的。
…………
出了東宮寒雲徑直去了禦史台去見杜淹,要把鄭家按得死死的,除了鞭子還要給糖吃。
杜淹,字執禮,安吉郡公杜如晦的叔父,出身京兆杜氏,時任禦史大夫,正三品。
其人和韋家交好,身居高位,卻無清廉之譽,算貞觀朝頗有爭議的宰相。
“雲,見過杜公。”寒雲見到杜淹,首先施禮問候。
“少保多禮了,如今誰人不知少保之名氣。今日到訪禦史台不知何事?”
杜淹心知肚明,鄭家的九個官員被大理寺一股腦全扔到禦史台,他還正愁著如何處置。
今日寒雲就登門拜訪,來意再清楚不過了。
“鄭州官員瀆職由大理寺移交到禦史台,故而來問問。”
這幾日寒雲查閱了貞觀的律法,按鄭州官員的做法,其實處罰不了多重。
一來有官員官職的減罪。
二來多少因為這件事,鄭家平價賣出了糧食,保持了災情前期的穩定。
三來,鄭家也在最後做出了補償,不但退還了土地,放了奴籍百姓,前期賣的糧食也算是捐贈。
杜淹一聽,不高興了,心中嘀咕就算你少保得到皇帝的器重,也輪不到你到禦史台來指指點點吧。
於是不冷不熱答道“不知少保是代陛下來督查還是來說情的?”
寒雲也不裝,知道韋杜兩家和五姓七望有隔閡,按說杜淹會重判,便說道“是來說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