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再怎麼著,她是不會讓自己的寶貝孫子餓著肚子。
天佑躲在灶房門口,偷聽大人講話,聽到他奶要支持他媽,不給他買東西,小嘴不由翹起來,想說什麼,看見他奶回頭給他使了一個眼色,他一下明白過來,笑臉咪咪地退出灶房。
楊秋瑾哪裡沒看到這倆人的小動作,無奈的笑了笑,當做沒有看見。
農村的老人家大部分都很疼子孫,自己舍不得吃喝,也要留著給子孫吃。
李秀娥是那種寧願苦自己,也不願意苦家人的人,要真限製她,不給天佑買好吃的,她估計每天都難受的要命。
隻要李秀娥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不跟她明著作對,其他的事情她也就睜隻眼閉隻眼。
吃完早飯收拾好碗筷,天也亮了,李秀娥照例要送天佑去上學。
天佑上的是公社小學,先鋒大隊走路過去大概要四十分鐘,本來楊秋瑾今年要鍛煉天佑的自立能力,讓他自己上下學,李秀娥不放心,怕孫子路上遇上壞人被人拐跑了,非要接送天佑,楊秋瑾就隨她了。
給天佑整理好自己縫製的布書包,楊秋瑾蹲在他麵前再三叮囑:“上課要認真聽課,不許在上課期間到處亂跑逃課,也不許發出奇怪的動靜聲音,影響其他同學學習,更不許跟人吵架打架,還不許.......”
“知道了,媽媽,你彆再說了,我耳朵都聽出老繭了。”天佑做出一副頭疼的樣子,兩隻小手捂住耳朵,愁眉苦臉道:“我都知道,你每天都這麼說,你不煩我都煩。”
“嫌老娘煩,那你讀書的時候為啥不認真讀書,到處搞事惹禍?”楊秋瑾沒好氣的嗤鼻,“你要老老實實地讀書,老老實實地坐著,老師不跟我投訴你,我至於天天說你嗎,你聽得煩,我還說得煩呢!”
當年她懷天佑時難產,生了一天一夜怎麼都生不出來,天佑在肚子裡缺氧,出來之後就跟一般的孩子不一樣,除了各種調皮之外,很多時候傻乎乎的,對外界沒有太大的反應,也就是缺根筋,我行我素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種孩子沒有邊界感,很難遵從老師父母的指令,那時候楊秋瑾沒少為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到處打架惹事,到處亂跑生氣煩惱,也為育幼班老師天天投訴,嚷嚷著叫她把孩子領回家,要讓天佑退學流眼淚。
楊秋瑾各種辦法都試過,也沒找到解決孩子好動不聽話的性子,隻能天天給天佑洗腦各種不能做的事情,雖然很讓孩子心煩,但效果卻是日漸成效的。
“媽媽,彆說了,再說天就黑了。”天佑被她念叨怕了,小手拽上奶奶的手,頭也不回地往院外走。
走到院外才對李秀娥說:“奶,我不是不願意老老實實地坐著讀書,我是不知道怎麼地,壓根坐不住,我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手腳,就想往教室外麵走,想到外麵玩。”
“沒事,你爸小時候也這樣。”李秀娥慈愛地摸了摸他的頭,“你隻要不跟同學吵架打架,不乾壞事,你就是好孩子。”
“我爸也跟我一樣調皮嗎?”天佑仰頭看著她,黑亮亮的眼睛滿是疑惑,“媽媽不是說爸爸小時後可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