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2章(2 / 2)

宦得患失 花間九聲 5050 字 9個月前

院中的哭聲漸漸停了,宮女太監們謝了恩,三三兩兩的回了自己房間。

隻有薑寶瓷,還坐在地上不肯起來,雖然不似方才那般大聲嚎喪了,卻仍是一臉的如喪考妣。

陸晏和瞧著很不順眼,暗罵了聲“晦氣”,見俞春山和福滿出來了,便吩咐道:“回東暖閣。”

傳旨的儀仗一走,長春宮裡的氣氛瞬間鬆懈下來,各屋的宮女、太監等不及明天,生怕夜長夢多再有什麼變故,回房拿了包裹,紛紛出來約著一起,現在就要去內官監換差事。

聽春看著他們成群結隊的出去,躊躇著問薑寶瓷:“寶瓷姐姐,你要不要去換差事?”

薑寶瓷哭得鼻子發齉,她拿出帕子擦了把臉:“我不去,我除了唱曲兒啥也不會,哪有差事給我做,總不能再回教坊司,那哪裡是人待的地兒。你要去就趕快的,跟她們一道,免得落單。”

聽春垂頭,攪著手指猶豫道:“主子對我很好,我也想留下來照顧她,可是……我娘得了咳血的癆病,每月都要吃十兩銀子的藥吊著,我……”

薑寶瓷明白她的意思,以前跟在李貴妃身邊,貴妃出手大方,賞人都是金瓜子、銀錁子,她們幾個受寵信的宮女,每個月得的銀錢,有時竟有二三十兩,比外頭官人老爺的俸祿還多。是以聽春的娘得了這種不治之症也能吃得起藥,人參鹿茸、燕窩阿膠的吊著續命。

但如今李貴妃倒台了,底下人總要尋出路,比如聽春,也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娘咳死。

各人有各人的難處。

薑寶瓷歎了口氣,看著空蕩蕩的庭院,緩緩站起來,拍了拍聽春的後背:“娘娘宅心仁厚,不會怪你的,你跟在她身邊這幾年,有見識,曉得眉眼高低,到哪個主子身邊,都能爭出頭來。”

聽春咬著嘴唇,半晌哽咽道:“那我去了,寶瓷姐姐替我向主子賠個不是,將來有用得著奴婢的地方,儘管來找我。”

此刻太陽已經落山,送走了聽春,薑寶瓷回頭看長春宮,四處黑洞洞的,深秋的涼風卷起落葉,鬼影憧憧一片蕭瑟,全然沒有了往日繁花似錦的熱鬨人氣。

隻有北麵正殿裡透出一縷燈光,薑寶瓷在院中怔愣了一會兒,想去瞧瞧主子怎麼樣了,低頭一看自己身上仍穿著喜慶的戲服,實在不應景兒。

於是先到西廂偏殿自己住的屋子,換了身素白衣裳,重新挽了個單螺髻,這才踅回正殿。

一打簾進去就見王嬤嬤正在勸李才人吃藥。

“娘娘要保重貴體才是,您這樣,老身看了實在是心疼。”

李才人無力地搖搖頭,臥床靠在軟枕上,嘴唇發白麵色灰敗,整個人像漏了氣的美人燈,一日之間就乾癟枯槁下來。她本是個國色天香、雍容華貴的美人,此刻卻如花朵失了過多的水分,蔫耷耷的垂下頭來沒有生氣。

薑寶瓷三步並兩步走過去,坐在床邊的杌凳上,握住李才人的手:“娘娘。”

李才人動動眼珠,看向薑寶瓷:“你來了?”

一開口,嗓音乾澀,幾近嘶啞。

薑寶瓷趕緊接過王嬤嬤手裡的茶盅,喂到李才人嘴邊:“娘娘先潤潤嗓子。”

見她喝了,複又坐下寬慰道:“娘娘彆灰心,民間小夫妻過日子,還有個拌嘴的時候,您跟陛下十幾年的情分,必然還有轉圜的餘地。就算咱這頭沒辦法,李閣老那也會給娘娘上書求情的。”

她不說還好,一提李閣老,李才人的眼淚又滾了下來:“李家,倒了。”

“啊?”

薑寶瓷倏然睜大眼睛,轉頭看向王嬤嬤:“今兒到底發生了什麼,怎麼竟鬨到如此境地?”

王嬤嬤拿起帕子給李才人拭淚:“娘娘躺一會,藥涼了,老奴去熱熱,再做些吃食來。寶瓷,你來幫我添柴。”

二人來到小廚房,添水點燃灶火,咕嘟咕嘟煮起一鍋紅豆粳米粥。

王嬤嬤盯著劈啪作響的火苗道:“我怕娘娘再聽了傷心,把你叫出來說吧。”

此事的根由要追溯到半月前。

中秋宴上,司禮監掌印曹安引薦外邦使臣來朝,覲見大梁隆安皇帝,除了進貢的馬匹牛羊、皮毛香料等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