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爺爺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爭氣從小主意正,在外闖蕩。小兒子嘴甜說話討喜,自然更得父母偏愛。
自從兄弟倆相繼結婚後,因著村裡宗族傳長子的傳統,那家爺爺奶奶無奈隻得把老房子給了大兒子。可念著小兒子以後的生活,私下要求那父負責給弟弟蓋新房並且貼補一筆錢。
雖說不公平,但是那父、那母還是咬牙答應了,並且把兩人多年的積蓄掏出全給了弟弟,這才算是合了父母的心意。
後來那爺爺、奶奶相繼過世,那父城裡工作繁忙,就很少再回鄉下了。
雖說老房子這些年有些破舊,還在村裡的老村長是本家長輩,也是個熱心腸的,平常都會幫著看顧下,偶爾也會讓自家老婆子去打掃一下。
相對於宗親的往來,那家兄弟間的情意就淡薄的多。
雖說那父幫著建了新房給了貼補,但是那家小叔還是沒有因此知足,反而三番兩次逮著機會有明裡暗裡的說話音,想借房子給自己兒子結婚生子。
嘴上叫著大哥,可心裡半分沒有看重。在他眼裡自家大哥一家都是正式工城裡有房,鄉下一年都不定會回來住一次,撐死住個三五天就走了。
這麼大的房子白白的空著破敗,還不如借給自家兒子,好歹也叫他一個大伯不是。
既能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寬泛點,還能順便幫大哥家看看屋子,一舉兩得有什麼不好。
可惜那父不傻,直接不接話茬,每次都是找個借口推脫過去,反正就是不同意。
這房子雖說是那爺爺、那奶奶留下的房子,可當年翻新房子用的可都是他的血汗錢。
當初說的好聽是分給他家裡的祖宅,可是村裡明顯的人哪個看不出,他們就是偏心。
把搖搖欲墜的老房子分給老大,還能以此為借口,打著兄友弟恭的名義,讓他們兩口子出錢給小兒子一家建新房。
雖說建的也是泥土房,可那也是當時頂頂好的配置了,直接兩間大房乾乾淨淨,就是這麼些年過去,在村裡那也是排的上前幾的。
可對比弟弟家,自家的祖宅可就沒眼看了,隻是那父念舊,也不願與他們多計較。
那家小叔說得好聽是借住,這住著住著可就說不好了。到時候子生子,子再生孫,一代一代傳下去,可不就慢慢的變成自己家的了。
那父可不做那爛好人,他不欠弟弟什麼,更彆說當初自家可是給錢給房了。
兒子沒房子住就找自家親爹,找誰也找不上他這個大伯。
自己有兒有女的,憑啥放著自家的孩子、孫子不管,去替人家養兒子啊!
那父的思緒紛飛,隨著公交車晃晃悠悠四個多小時,才終於到了公社。
三人都有些招架不住,那母扶著精神不濟的那嬌一臉擔憂,那父則站在公社路口四處張望。
他提前給老村長寫了信,說了日期,村裡應該會有來公社的牛車。
幾番張望,那父終於在人群中認出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好像是村裡的牛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