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江明還得意地笑了笑,好像自己做了多麼大的一件事一樣等待誇獎。
江語聽著江明的話內心滿是黑線,‘這還是真是注孤生的節奏啊!’
李二丫也無奈地看著兒子得意的笑臉,頗為無語,“嗯,做的不錯。”
“嘿嘿,你倆喜歡就好。先生說我要是感興趣就教我怎麼擺花。我明天早些去先生家挑水,向先生請教一下。”
看著兒子開心的臉李二丫覺得自己還是和他爹多給兒子攢些銀子娶媳婦吧。
“既然這樣,那明天你就和你爹一個時間起吧。今年給先生的束脩再多加一些。”
李二丫雖然沒讀過書,但還是知道有舍才有得的道理。
剛好兒子學會還能教教女兒,女孩家的多學學這些花花草草的總是沒有壞處的。
“我沐休的時候和爹去山裡轉轉吧。看看有沒有什麼能給先生送的。”
先生不要銀兩,束脩也收的少,那自己想再學一些就要多付出一些。
不過自己家裡的情況自己也清楚,因此自己多乾活也能減輕父母的負擔。
妹妹要是能多學些,以後出嫁說不定會像師娘一樣是個聰慧的女子和丈夫有話可說。
接著江明又說起今天學了些什麼,儘管江家兩夫妻聽不懂兒子說的大部分內容,可這份孝心讓兩人很是高興。
江語默默地聽著總覺得自家哥哥學的內容好像超出了一個古代書生應該學的內容。
不過這是個架空王朝,應該是科舉的內容和她了解的不一樣吧。江語在心裡這樣對自己說。
等到江明說完,按照江語的了解接下來的程序就是李二丫講述自己在田裡聽來的新鮮八卦了。
這是江語這個月來的放鬆時刻。
“今天大嫂給我說上河村李村長的老閨女說人家了,就是黃家村黃老爺的小兒子。”李二丫隻有在講八卦的時候才會流露出和平時不符的神情。
說著說著江四也來了興致和李二丫討論起了李黃二家。
聽著聽著,江語就覺得這劇情有些耳熟。
李家的老閨女李三丫年芳十八,之前訂過三次婚,結果三個未婚夫都不幸離世了。
平時身體健康的三人,訂婚後不是淹死、被蛇毒死就是得了傷寒一命嗚呼。
自此李家閨女的名聲一落千丈。
儘管她家是方圓說得上的好人家也沒人敢去提親。
黃家小兒子黃柏舟今年二十,體弱多病,少時聰穎,十歲便是童生。家有良田百畝,上有大哥,大姐,乃家中幼子。
但因身體虛弱至今未能考上一次院試,都說黃家小兒一不注意便一命嗚呼。
李黃二家竟同日到寺廟上香時得批語,之後兩家便喜結連理,已經定親,不日便完婚。
這個劇情該死的熟悉,熟悉到讓江語想起自己就是在走路時看這部小說,之後就被車撞了。
她並不願回憶自己死去時的情境,隻記得自己乃至整個下河村都是故事的背景板,相當於鄰村。
這個故事就是古代大齡土著剩男剩女一起努力奮鬥,其中夾雜著宅鬥,女主做糕點的商戰,和男主的升官路。男主最後官拜一品,女主一品誥命。
回憶到這裡江語就安心了,背景板不害怕就害怕是炮灰。
因為女主的手藝好因此其他做吃食的生意都不好了,江語便打消了做美食的念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