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是瞎忙呼呢!我家妮兒這是懂事長大了。”江三伯娘笑著說。
江語臉一下子紅了起來。
“那還要多謝伯娘您的誇獎呢。”
“呀,妮兒可真會說話。行,你回去吧。沒事兒了就找我家寶花玩兒阿。”江三伯娘說完就急匆匆的往河邊走。不走得快些一會兒河邊就全是人了,這條河可不止他們下河村一個村用。
沒到時間家裡是一個人都沒有。走進家門將門關好後江語坐在屋子裡仔細思索著。
上巳節自己家裡沒什麼本錢要不然做些文人用的香囊去賣也是能賺上幾個錢的。寒食節,做食物的話青團也能賺些辛苦錢。
突然江語的眼前一亮,她想到了好辦法。但是得等家裡人回來商討一下也是可以的。
清明節賣風箏、蹴鞠、野果、野花什麼的都是可以的。
不過蹴鞠要麼需要皮革要麼需要竹子這些不好找。風箏也是需要竹子的這也是需要說服家裡人的。
野花、野果倒是好采,清明節在寒食節後吃過幾天冷食後對熱食的需要也大了起來,那麼對新鮮野菜、蔬菜的需求也多了起來。
江語猛地想起唐代似乎在寒食節有煮桃花粥的習俗,這又是一條路。
她趕忙打開係統記錄,在沒有紙的時候係統充當了江語的備忘錄。
記錄完的她滿意的看著自己的點子。
接著她在係統查了下有沒有自己需要的資料,係統果然沒有讓她失望,她用10積分兌換了些資料津津有味地看起來。
兩個時辰後,江語將家裡裡裡外外打掃了一遍,又上山澆水,在回來的路上碰到江寶花及村裡的幾個姑娘。
幾人一起采了野菜後就回家了。
她在院子裡趁著沒人做了一套伸展運動,就坐在院子裡看著像是在發呆其實是在係統裡看自己之前所兌換的視頻與書。
等到哺時中的樣子她起身準備洗菜做飯。
江語把野菜焯水切成段後下鍋翻炒,鮮嫩又可口的一道時蔬就做好了。
她緊接著做了一鍋湯餅,飯熟了後又將桌子凳子放到院裡以一一擺好。
看著這頓飯江語內心感慨萬千,她才到這裡多久就治好了自己的懶病,學會了用火石生活,在簡陋的條件下做熟一頓飯。
一家人吃完飯後江語開始了自己的說服(忽悠)之旅。
‘加油,你一定行的!’她在心裡默默給自己打氣。
“爹娘,我有件事想和你們商量一下。”她拿出一根木棍,又拿出一個鋪滿土的木板。
江四夫婦對視一眼,“安兒、寧兒,你們去院子裡玩兒去。”李二丫趕著兩個小的出門。
兩個小的不情願地走出門,他們也想聽聽大姐說什麼。可娘的話又不能反駁。
等她們走出門江四就把門關上了,門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