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自己的兩條腿江家三人走了大約一個時辰才到縣城。江家父子一人背了一個背簍用來裝今天要買的東西,江語拿著一個小小的大概一本書大的布包。
長寧縣是附近的大縣了,但在江語看來也是充滿著曆史感,四處都是叫賣的攤販、貨郎。
雕梁畫棟的古建築隨處可見,但各家宅院修的七扭八扭的,街道兩旁的客棧、食肆、酒館也是排列的亂七八糟。
地是泥土地易起灰塵,不平整,下雨後滿地泥濘。甚至隨處可見馬匹在走過後留下一地的米田共,她覺得這還是長寧縣是個縣而不是京都。
她是在無法想象京都的路上會是什麼樣子。
“老大,咱先去買你要用的東西。”江四開口。
“好,爹,妹妹,你們跟緊我。那裡有些遠彆走丟了。”江明這話主要是對著江語說的。
他帶著父女兩人先去了自己常去的那家書肆。
江語站在書肆外一眼就看到更準確的是聞到,隔著老遠就聞到了墨的香味,這種味道她隻有在江明寫字拿出墨錠的時候能聞到。
古代的墨和現代的化學墨水製作方法不一樣,古墨是用鬆枝、桐油、麻油等燒煙做成的,甚至會添加各種名貴香料,因此它的味道馥雅芬芳,受人追捧。
‘寧遠齋’,書肆門口高懸著用顏體寫成的名字。走進店裡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擺放的整整齊齊、琳琅滿目的書籍。
每個書架前都占滿了穿著深衣、圓領袍、青衿的讀書人,各個都手捧一本書入神忘己、如癡如醉的讀著。
他們都雙手捧書絲毫不敢叫一點點汙漬沾染上。
江語甚至看到一個書生為了讀書而枉顧身邊同伴叫他用膳的聲音。
“林兄、林兄,你已經看了兩天了,就連書肆關門你都要回家記下感悟而忘記用膳。你這樣我如何同伯母交代?”
“這書一時半會兒也不會丟失,我們還是先去用膳吧。”勸人的男子一身藍色朱子深衣,用一根通體碧玉的簪子束發。
而忘我讀書的想必就他口中的林兄了。林生穿著一身洗的泛白看不出本來顏色的長袍,用一根木簪束發。
林生被煩的無法隻得抬頭:“有勞周兄能為在下著想,隻是這本書實在引人入勝,讀之猶如身入仙境不知饑渴。”
“哦,這是什麼書竟令林兄如此著迷?”說著周生就向書中望去。
江語看著兩人就著這個姿勢,一人捧書一人歪頭的姿勢一直到江明兩人將要用的宣紙等買好走了過來。
直達他們離開書肆也沒見到周兄將林兄帶去用膳,反而是兩人共同沉迷書中。
江語有些好奇,不知道那本書是什麼能讓兩人如此著迷?
一直到走出書肆她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妮兒,這就是錦繡坊了,你和你哥哥進去吧,時候來不及了爹去買其他東西。下午要去蕭家做工。”聽著江四的話江語才發現他們已經走到秀坊門口了。
“好,爹你去吧。我和大哥出來就在這裡等你。”
“老大跟好你妹妹。”江四不放心地對著兒子說。
江明點點頭示意自己會一直跟著妹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