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黃昏行禮(1 / 2)

甘為外室 秋不白 4870 字 2024-04-26

《甘為外室》全本免費閱讀

“蘇逸此時風光無限好,京城世家小姐也青睞有加,看來爹爹沒看錯人。”

陳望舒曲肘撐著頭,半趴在茶館高樓的闌乾上,望著底下紅袍飄飄的蘇逸有感而發。

陳靖對蘇逸金榜題名早是胸有成竹的是,悠閒地飲茶不問世事:

“明日皇上設宴,邀一甲三人進宮,舒兒要是有興趣……”

“舒兒想去!”陳望舒忽地挺直了後背,斬釘截鐵地回答。

宮宴,皇上操辦不過是個噱頭,而讓誰去還是不去都是陳靖來安排。

……

徽州,高城滿夕陽;婚者,謂黃昏時行禮;日暮歸山時,迎親的隊伍起起伏伏,路兩邊排滿了無所事事的人,低聲呢喃著“門不當戶不對”。

吳家院子裡倒是喜慶,大紅燈籠高高掛,鞭炮不絕於耳;有人歡喜有人愁,閨房中的吳嘉平緊攥著紅蓋頭,端詳著黃銅鏡中的自己。

金釵喜服,柳葉眉鮮豔唇,看久了就不像原來的模樣。

屋裡擺設極簡,除了一些實用的物件也放不下其他,木桌上擺著成卷的畫像,這是媒婆前幾日送來的,說是顧雲舟的,婚前要熟知對方的長相。

媒婆放下畫像之後就離開了,自那日至現在還在原來的位置未曾打開。

三媒六聘,四書六禮,這一切吳嘉平都在狀況外,嫁女兒要出嫁妝,顧家為此還掏出銀子補了不少東西,要的就是一個麵子。

都說她高攀了顧員外,她也這樣覺得。

黃銅鏡裡的模樣越來越模糊,她晃了神,想起了什麼:

還沒和蘇逸打聲招呼,要是這小孩回家看到我不在了,還指不定鬨哪出。

想到蘇逸就聯想到他糗事,高抬嘴角悶聲淺笑。

幼時自己得了風寒,臥床不起時,一旁的蘇逸一把鼻涕一把淚,趴在她床邊哭訴著:

“阿姐你快要好起來,你要是不陪我了,我就要一直哭下去。”

本來就被風寒燒地頭顱暈乎乎的,蘇逸還在一旁聒噪著,吳嘉平抬起軟弱無力的手一下又一下撫摸著他的頭頂。

本意是想安慰蘇逸,讓他安靜下來,可他會錯了意,以為是吳嘉平在向他訣彆,結果哭地更厲害了。

想起蘇逸那傻小子樣,心裡的陰霾散去少許;窗外鑼鼓喧天,鞭炮聲緊接而至,穿著喜慶的媒婆進了屋,一同進了的還有吳母。

媒婆風風火火進了屋,徑直走向了吳嘉平的位置,臉上的笑沒減,反而更烈了:“我就說嘉平底子好,這樣一打扮,不比那些大小姐差一點。”

吳嘉平客套了幾句,隨後看向站在一旁的吳母,開口問道:“爹呢?我想趁著在家多看看你們。”

吳母看到自己的女兒如此,不由得愧疚,不止她這樣,吳父亦是如此。

他們隻有吳嘉平這一個女兒,早年吳母身懷六甲,受了驚嚇,未足月產女,吳父擔憂著吳母的身子,沒為一己之私添丁添口。

起初顧員外前來提親,他們一口回絕,怕女兒在彆家受委屈,可顧員外說這婚事是郡守大人撮合,不能回拒。

不知為何小小百姓能讓郡守上心,無奈緊逼之下隻能應了;沒有和吳嘉平細說,是怕她知曉一切後鬱鬱寡歡。

“你爹在外麵忙著呢,你儘管放心去,以後又不是不回來了。”

吳母為了不讓人察覺異樣,拿起吳嘉平手邊的紅蓋頭往她頭上蓋去。

“你莫要怪爹和娘……”幾乎不可聞的聲音在吳嘉平耳邊傳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