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事陸乘風也是一概不知,隻是聽從上頭的命令做事,不過這片語就夠了,提到關乎與產業的事顧濟華就有思慮再三,最後的結果顯然易見了。
顧濟華站在蘇逸家門口不前,心裡莫名升起一股煩躁,像一件好事被破壞後的不安,止步不動時被顧雲舟拉了進去,前來的不止顧家一位富賈,可不能被旁人捷足先登。
顧雲舟來過此地,與蘇家父母打過照麵,是在和吳嘉平成親後的回門時侯;蘇父蘇母一眼就認出了他,熱切稱呼著顧公子,由此可見當日顧雲舟的確表現良好,深得長輩喜愛。
結果到了第二日狀元進城,身為顧家家主的顧濟華反倒沒來,說要忙著記賬單理貨物。
他不去顧雲舟就得去,原話是說他與狀元年齡相似,誌趣也會更相投,比他這個年過半百的老者要合適。
顧雲舟早在心裡冷哼千百遍,現在對他說不合適,那在開設作坊經營產業時可沒半點年過半百的姿態,這也隻敢在心裡悱惻。
天微亮他就從榻上起了身,出了寢屋門聽到主臥裡也有了動靜,看著比自己側臥大了不少的寢屋就一陣痛心。
這屋之前是他在睡,成親之後“被迫”進了側臥,明明那日隻是逞口舌之快說睡在側臥,可悲的是吳嘉平竟然沒有挽留的意思,並且還安然無恙的霸占了主臥數日。
什麼溫婉可人什麼麵容似水,統統都是假的,私下她怎麼待他與柔情似水毫不沾邊……除了自己醉酒那次。顧雲舟不虧是商賈出身,一碼歸一碼被他分的清清楚楚。
後又想到成親之後他爹給自己安排的任務多之又多,和之前的自在簡直不能比,連昔日喝酒作樂的友人都不大相見,顧雲舟忍不住捶胸跺足。
抱怨歸抱怨,歎了一口憂愁的氣就提著禮帶著家仆去了郊外,一路悠哉悠哉不急著做事,到了地方直去了蘇家,蘇逸未到蘇父蘇母先招待起來了他,就這樣在堂屋坐著喝茶,杯裡的茶葉還是他昨日帶來的,他喝著舒服了,卻不像拜訪者該有的架勢。
他真把“隨遇而安”四個字發揮到了極致。
今日來的人比昨日還要多,禮都是抬著進來的,進來的人看到顧雲舟便主動去攀談,身為次子不怯場與各富人侃侃而談,家大業大就是有底氣。
待到日上三竿,鑼鼓嗩呐聲吹到蘇家門口,在屋內忙作一團的蘇家父母聽到聲響快步走出,後麵跟著同樣急忙的拜訪者;屋內的人走乾淨了顧雲舟才慢騰騰挪步,大搖大擺的四方步,昂首闊步出現在已是堆滿人的庭院。
顧雲舟前腳出了屋門,後腳蘇逸已下了馬,兩人的眼前雖擁擠,不過前方的人看到都為兩人讓路,一條小道兩頭的人麵見彼此。
兩人頓步麵上均透著錯愕,在這之前他們都不知道自己走的下一步是如此,匆匆刹那兩人將對方打量了一通,相比較蘇逸煞有心事一般,顧雲舟已拱手作輯開了口:
“蘇狀元,在下顧雲舟,代表顧家,代替家父前來拜訪,帶來小小薄禮,還請笑納。”
來者為客就要謙遜,顧雲舟微微俯身不卑不亢。
這常場合人多,從下了馬就聽一旁的來人介紹自己,當官的有郡守縣令,為商的有劉氏當鋪的公子、王氏酒樓的家主等等,現在又來了個顧家,蘇逸不禁連連咋舌,自己默默無聞時不曾語這些富人麵見,現在有了功名一個個爭先恐後出風頭。
蘇逸匆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