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三十兒(1 / 2)

《黛玉嫁了個基建狂魔[清穿+紅樓]》全本免費閱讀

雍正元年,臘月三十。

正是除夕。

上至天子下到貧農,早已停下手中的活計,坐在暖烘烘的屋子裡,吃著花生米兒看窗花,靜等到子時吃一碗熱騰騰的餃子,結束守歲。

離京城二百裡外驛站的老趙一家人也是如此。

老趙名叫趙平安,現年三十餘二,在驛站有十五年。

官道旁的驛站,不止平時供過往官員信使休息,過年也得留人照看馬匹,今年輪值發妻與獨子從十裡外的家中趕來陪他守歲。

離子時也沒多少時辰,十來歲的獨子撐不住早已躺在他懷中睡去。

妻子手上的餃子也包好了,趙平安耳朵一動,妻子劉巧娘小聲道:“外頭雪下大了?”

“不是,我出去瞅瞅。”將兒子放在炕上,趙平安把厚衣裹好道:“你彆跟來。”

他所在的這個驛站在半山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往日路過的官都嫌繞路,怎麼這個時候還有馬蹄聲。

疑惑著點了火把往外走,越往外走聽見的聲音越大,不一會兒一隊馬車便到驛站前。

這樣規模的車隊,打頭的馬車顯然不是主家,兩個車夫穿著厚棉衣,頭臉也裹的嚴實隻留一雙眼睛在外頭,又有燃蠟燭的琉璃燈照明,顯然是富貴之家。

一個車夫跳下來,從懷裡掏了好一會兒,摸出了取暖的湯婆子,吃了一半被油紙包住的肉,才拿出一個牌子。

“我們是京城二十五王爺府上的,走了一路可算有個落腳的地兒,一會兒去給馬找點好的草料,旁的也不用你操心,這是賞銀。”

碩大一個銀錠放進手裡,少說有二十兩,趙平安急忙接住,把驛站的門推開,站在門邊為車隊照明,也在數馬。

數到十,一架明顯更加寬大精致兩匹馬的馬車進了門,馬車簾子掀開一條縫兒,馬車裡也不知是用什麼照明,比他手上的火把還亮,一個長得跟仙童似的娃娃趴在那兒。

看見他,女娃對他笑了笑,扭頭與馬車內的人說話,“允初,這驛站隻有一人。”

聲音有些啞,她發間比趙平安拇指還大的珍珠,讓他看直了眼睛。

這麼大,得值多少錢啊。

“把簾子放下,今兒趙太醫才說不許吹風,還想吃那苦藥汁子不成。”

馬車簾子放下了,趙平安應當跟上去,等主人家下來湊上去說幾句好話,討些賞錢的,但後頭還有好些馬車,也就沒離開。

數完馬車,開了庫房拖出一板車的草料,馬廄裡車夫們都把馬解下,正在挨個喂水。

“是我動作慢了,辛苦各位。”

趙平安把草料抱過去,車夫們也圍過來都抱了一大捧。

“這一個人也忙不過,把庫房開著我們自己去抱草料,你去幫著燒水做飯才是正經的,就是兩位主子也一晚上沒吃到熱乎的。”

馬夫們將他趕走,趙平安便去了火房。

結果在門外遇見了劉巧娘。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