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帆願意出內務府,再不領皇商禦銜,隻求皇上準許。”
薛家是他一人做主,承蒙祖上蔭德,才能做皇商,可他兒子沒有行商天賦,隻會惹禍享受,說不得兒子成了皇商還會為薛家招惹麻煩,倒不如掙下一份雄厚家業,讓子孫後代吃喝享樂。
“薛大人果斷。皇上準許薛大人進京考核,合格後繼續掛名內務府皇商,行商所得儘數交給王爺,也可經營私產,教導王爺直至回京之日。”
“臣遵旨。”
薛帆送走張保,酒勁上頭,未洗漱倒頭便睡。
張保看著兩位主子歇下,才回了自己屋裡,一邊泡腳一邊感慨,“薛帆,不僅聰明,運道也好,王爺身邊正缺經商的,就送上門來了。”
雍正為他們思慮周全,又有係統從旁輔助,挑出來的司務都是在京一兩年的,年歲不大身強體壯,舟車勞頓的折騰也不會輕易生病。
出京不知多少年,隨行家眷也多,雍正乾脆讓他們領兩份俸祿。
一份給予在京中的家人,京中無家人便記錄,待回京後一同給。
一份是允初給,保障他們在外的衣食住行。
此事係統不知,不然雍正又得頭疼。
薛帆知道賈敏不日便會到,也沒急著回京,乾脆領人去查看那個村子裡的情況,但有富察蘭泰阻止,言語不詳,也就打消了修路的念頭。
轉而用糧食召請村民在驛站左右修建房屋。
***村民趙大丫***
趙大丫家入冬前有六口人,入冬後隻剩四口人,爹娘,她和妹妹,爺奶年紀大入冬後半夜屋內柴火熄了,沒能及時醒來凍死了。
年前他們家吃了家裡大半的糧,爹娘說過不下去,死了就死了,死了就不餓不冷。
開年他們又吃了幾頓飽飯,家中隻剩三五日的糧。
但村裡來了貴人,聽人說是京城的王爺王妃。
他們來時帶了好多糧食,趙大丫家也領了糧,足夠吃半個月。
爹娘說不用死了,因為有人雇他們挖山,每天管一頓飽飯,爹娘都去挖山,家裡的糧食夠她和妹妹吃一月有餘。
挖了一兩日,有一個商人帶走了願意出村乾活的人,也是管飯。
爹娘帶她們出山,沿著官道走到驛站,那高高的屋子,她第一次見,矮矮的茅草屋很新,門口有柴火堆,屋內有滾燙的熱水,隻要乾活就管飯,她和妹妹能撿樹枝乾草扔進柴火堆也管飯。
第一頓飯是麥飯,裡麵有豆子,還有甜甜的豆漿,又香又甜比她吃過的所有東西都好吃。
第二頓飯也是麥飯,但多了白白嫩嫩的豆腐,那豆腐跟小王爺小王妃的肌膚一樣白,滑嫩嫩的如果爺奶還活著也能吃下,她看見隔壁掉光牙的趙三爺也吃了。
晚上入夜,有人發給他們一人一勺豆腐,告訴他們早晨起來放吊鍋裡煮了吃,能發熱。
早晨很冷,每天趙大丫醒來都會覺得骨頭冷,今天吃了豆腐,從嘴巴到胃都是滾燙的,她第一次在冬天裡覺得太熱。
趙大叔告訴他們,是驛站的王爺王妃給他們吃的,王爺是皇上的弟弟。
趙大丫第一次覺得皇上離她這麼近。
王妃的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