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淵擺擺手,“老夫不知道,你大哥隻提了那麼一嘴,就忙著哄你大嫂去了。他說他隻知道你有婚約,卻不知道是哪家姑娘。既是長輩定下的婚事,那你父親肯定清楚。”
程父三月前便被派往各個州府巡查,一時半會兒還回不來,每個月三封書信過來罵人,叫他趕緊回去做官,半點兒沒提過婚約的事情。
程雋安心情複雜,心裡卻莫名鬆了口氣。
飯堂門口前豎著塊兒木牌,上麵寫著每日菜單,幾個學生正圍著看,是薑溯霜前幾天想起來做的菜單。
“今天下午吃什麼啊?”李知淵跟著湊過去。
“今日吃米飯,肉沫豆腐,清炒時蔬,還有雞蛋湯!”一個學子答道,轉身才發現身後人是兩位院長,連忙行禮,“程先生好,李先生好。”
“呦!今天吃這麼好啊!”
附近的幾個學子聽到聲音也紛紛跟著問好,見院長點頭,才進了飯堂。
程雋安則和李知淵走進了一旁的一道側門,李知淵道:“還是小薑姑娘想的法子好,咱們不和學生一起用飯,他們也不拘束。”
這“教師食堂”也是薑溯霜想出來的法子,用她的話說,學生們和老師坐在一起吃飯,難免會有些矜持,吃飯也吃不好,乾嘛不把老師和學生們分開呢?
剛好飯堂旁邊有個空置的小屋子,這便利用上了。
屋子裡擺了三張圓桌,每個桌上都有一個青瓷瓶做裝飾。薑溯霜每天都在青瓷瓶裡麵換不同的花,沒有花,也會有漂亮的枝葉做點綴。小屋的窗戶敞亮,對著遠處的點墨青山,煞是風雅。
書院裡統共就五個先生,其中一個還不怎麼來飯堂吃飯,多是自己在寢舍自己做。
據薑溯霜的觀察,這位先生是個社恐,除了上課的時候稍微話多些,其他時候在書院裡幾乎看不到他的人。
還有兩位先生都極好相處,平日沒事兒了還約著下個棋什麼的,偶爾也會領著食材跑後廚來,讓薑溯霜給他們做個佐酒小菜。
沒跟學生們坐在一起吃飯,幾個先生也放開了架子,談談時事,聊聊八卦什麼的,薑溯霜進來倒茶水的時候偶爾還能聽上一耳朵,挺有意思。
這次的肉沫豆腐用的是嫩豆腐,用筷子根本夾起不起來,因此這次的餐具還配備了一柄小木勺。
薑溯霜特地將肉末剁成瘦肉些肥肉少的配比,這樣口感層次分明,還混合了切的極碎的香菇炒進去,又加了點兒辣椒,做成了微辣的味道,豆腐滑嫩,舀一勺放進嘴巴裡麵,不用嚼都能直接咽下去。
有學子已經會了舉一反三,舀了幾勺肉沫豆腐,拌進米飯裡,混合著一起吃,更有味道。
肉沫豆腐廣受好評,薑溯霜考慮到把它加入固定菜單。
如今書院後廚越來越穩定有規律,薑溯霜打算擬個菜單,一旬一輪換,兩個月換一次菜品,中途可以微調。
菜單是後廚幾位廚娘一同商議定下來的,包括每旬吃幾次肉,雞蛋隔幾天有一次,哪幾天吃麵食,哪幾天吃米飯,哪幾天又吃饅頭,最後算出預算,再拿給程雋安做最後定奪。
預算相比以往多出一半,但這綜合考慮了學生們的營養問題,程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