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講一講劉錡和章楶(1 / 2)

當當,今天的丸漢三碎碎念宋人小課題,講述一下劉錡和章楶這兩位曆史名人。

原本是想放在嶽飛裡麵的靖康之恥那一篇章一起講的,但是後來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將這兩位將軍放在一個大章節裡麵詳細的講一講。

前言,就是先介紹一下今天出場的這兩位將軍。

劉錡,字信叔,是德順軍(就是今天的甘肅那一塊兒)是南宋之初的名將。?他自幼就隨父征戰,為南宋的建國以及後期的維護抗金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章楶,字質夫,是建寧軍人(大概是今天的福建)他是北宋的臣子,他的做官曆程可以說比劉錡精彩得多,【曆任陳留知縣、京東轉運判官、提點湖北刑獄、成都路轉運使,在地方政績卓著。後入朝拜考功、吏部、右司員外郎等官。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任環慶路經略安撫使。在任上提出以戰為守,扼守要害之處,逐步蠶食西夏疆土的方法,多次擊退夏軍侵擾。期間調知應天府、廣州,並任江淮發運使,旋即重返西北為帥臣。】摘抄自百度百科,因為他的官場生活幾經起伏,所以這裡就直接引用了。

如果說劉錡是抗金名將,那麼章楶就是為北宋與西夏的對抗立下了巨大的功勞。

為什麼今天寫這兩位名將呢,因為他們在曆史上也許並沒有宋朝的嶽飛,文天祥那樣的有名,甚至也許對曆史不感興趣或者是不研究曆史的朋友可以說是根本沒有聽到他們的名字。

但是他們的一生,也在為了宋朝的安定和崛起而付出自己的血肉。

而縱觀他們的一生,我也能看到宋朝將領的風骨以及鬆弛有度的作戰詳略,大概在很多人心中宋代是不怎麼出名將的,卻是因為一些客觀的政治因素和地緣關係,甚至是上位者的一些態度,宋代的將領並不比其他朝代出眾,甚至可以說是比較稀少。

了解他們,還是因為一本書《千麵宋人》

先說一說劉錡這位將軍,這個人終其一生都在為南宋燃燒自己的血汗,甚至可以說他的存在就像一塊兒穩固的磚石,皇帝需要他填補哪裡,他就會到哪裡衝鋒陷陣,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填補上南宋的縫隙,像一隻老黃牛一樣,任勞任怨,甚至在七十多歲的高齡,還要拖著病體到戰場上指揮。

隻是因為朝中無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