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神?”蘇逢春這會兒才想起來王隰和似乎跟自己說過這麼一回事兒,便立刻興致勃勃地說,“好啊!咱們一同去好不好?”
…
其實原本王隰和和王從鈺就商量著要帶蘇逢春到街上去瞧瞧遊神,這也算是泉州府的風俗,每年冬至的時候從街頭到街尾都是張燈結彩的模樣,當是熱鬨非凡。
特彆是王從鈺心知蘇逢春最愛出門玩耍,知道這個事兒之後自然是要與蘇逢春同去的。
隻不過按照原本的計劃,這會兒三個人身邊還多了一個伊兆。
伊兆原本就是南安郡的人,雖說泉州府和潮州府隔得遠些,但是許多風俗還是大同小異。
原本伊兆不能回家過年,有了這樣的事情眾人自然是要拉著伊兆一起。
嗯,當然王從鈺還想著伊兆跟他們比也算半個當地人,對於一些習俗之事要比他們了解的多。
畢竟是身在異鄉,有個當地人帶一帶也是好的。
又說是遊神,要是他們三個不懂得犯了忌諱那可就不好了。
四個人一人挑著一個燈籠就出了門,原本王從鈺還想乘坐車馬,不過蘇逢春聽說街區離府上並沒有多遠,又想著消食便提議走了去。
伊兆也讚成,“遊神的街道定然熱鬨得很,彆說是車馬,隻怕到了那兒連人都寸步難行。”
既然如此說,王從鈺自然也就歇了要乘車馬的心思。
四個人一路說說笑笑便向著遊神的街區走去。
雖說泉州府不如京城大,也沒有京城繁華。但是這一路上也是熱熱鬨鬨,各家都掛上了紅色的燈籠,甚至有的人家還掛上了彩燈。
各式各樣的彩燈,形狀顏色各不相同。懸掛在空中,暮色朦朧下便越發顯得那燈兒明亮。
再往前走一段,就更是吵嚷起來,大概幾個人已經走到了商區,開始淅淅瀝瀝的出現了叫嚷的商販,有販字畫的,有賣磨喝樂的,各式各樣的商品那是各不相同。
許多平日裡見不到的這會兒也能瞧見。
再往前走走,行人就漸漸開始多了,也有一堆一堆圍著看雜耍火戲的,胸口碎大石的,還有戲法的。
人群中的吆喝叫好聲一聲高過一聲,如同浪潮一樣洶湧澎湃。
蘇逢春這會兒被吸引的來了興致,蹦蹦跳跳地拉著王隰和往前走去。
王隰和任由蘇逢春拉著,笑著跟被蘇逢春領著在街上走著,這會兒王隰和帶著兜帽,前麵的道路其實看的不是很清楚,能讓蘇逢春這樣拉著走也是極其的信任蘇逢春了。
蘇逢春拉著王隰和往前走了兩步,竟然又瞧見一方高高的擂台。
那擂台瞧著不小,上麵豎著兩個大紅鼓,另有小童在上麵劈裡啪啦敲著,不斷吸引著絡繹不絕的路人。
蘇逢春自然也在被吸引的行列中。
等了一會兒,便見擂台上爬上來兩個光著膀子的男人。
那兩個男人赤著上半身,瞧著都是敦厚雄壯的身材,隻是瞧著蘇逢春都覺得駭人。
不知道兩個人要乾什麼,蘇逢春瞪大眼睛驚奇地瞧著,又因為前麵的觀眾太多,蘇逢春想看輕些隻能把腳踮起來。
雖然累,但總算視線開闊了。
便見那兩個男人相互抱拳致意,然後在裁判的吆喝下衝向彼此。
蘇逢春還以為這倆人要打起來,下意識地閉上了眼睛。
結果格鬥的摔打聲沒有傳來,反而聽到兩個男人沉穩而又雜亂的腳步聲,另還有呼哧呼哧的喘著粗氣的聲音,聽著像老舊的風車一樣。
蘇逢春慢慢睜開了眼睛,再看清了台子上的二人的動作以後立刻興奮的哇了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