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分家(1 / 2)

伊兆說不出話來,也無法辯駁一句。

蘇逢春逐漸冷靜了下來,思慮了一番小心翼翼地問道,“伊公子,我是不是說錯話了。”

“唉,我以後不說話了。”蘇逢春懊惱的抓了抓頭發,有些無奈的跟伊兆道歉,“實在是對不住,我情緒有點激動。”

伊兆擺了擺手,也是十分不忿,“蘇姑娘說得...伊某也認為在理。”

“樹皮妹妹這事兒,我有考慮過這個情況,隻是...”伊兆說到這裡卻說不下去了,不過雖然他話未說完,眾人大概也能猜到他的意思,隻是沒想到情況如此惡劣,全然沒有一家人該有的親厚模樣。

蘇逢春和伊兆都對親緣有著不一樣的期待,幾乎是帶著朝聖者的勇氣和虔誠的跪拜,所以在真相重重的擊打在這兩人麵前時,才如此不堪。像王隰和和王從鈺,雖說從小就生活在健全幸福的家庭之中,可是也見慣了人性薄涼,朱府發生這些事,隻會歎一句可惜罷了。

蘇逢春和伊兆兩個人相視沉默,良久都沒有再說話。

朱府種種,不光是影響了身為劇中人的伊兆,就連蘇逢春也被打擊不小,一時半會尚未能緩和過來。

兩個人在這件事情上倒是有惺惺相惜之情。

還是王從鈺率先出口打破了平靜,“伊公子,既然如此,你是如何打算。”

伊兆沉默許久,搖搖頭,“我...我不知道。”伊兆在組這個局的時候其實並未多想,隻是想知道朱樹皮和竇氏真實的情況,雖說許多現象表明這件事情非同尋常,可是伊兆內心裡,還是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家人會如此行事,對此抱有期待,所以當真相赤條條的橫梗在麵前的時候,伊兆倒真是一時之間茫然無措,不知道該如何自處。

下一步該怎麼辦呢?就這樣放棄好不容易找到的外祖家麼。

其實若是從現實角度考慮,伊兆若是融入朱府,於他是百利,原本朱家就期盼著有一個人能通過科考入仕,畢竟到朱家大爺這一輩,財產積累已經足夠,有了足夠多的錢,自然就會思考如何得到權勢。

朱家大爺是用銀兩捐了一個官做,可到底也隻是閒置,無非是個名頭罷了,有名無實,權貴也不會真正的高看朱家一眼。所謂士農工商,商人原本就在最末端,本朝雖然已經對於商人有諸多利好政策,商人的地位也大大的提高,可也僅此而已了。

再往上,可就是橫亙在天梯的鴻溝了。

可惜朱家孫輩並無有人在讀書上資質聰穎就算請了名師也是乏善可陳,甚至可以說是庸才,也因著如此而明州府富有盛名的大儒和書院又不願與朱家來往,便無人舉薦,這就陷入了兩難之地。

伊兆的出現,可以說是正合時宜,解了朱家的危機。隻要他願意從了朱家姓氏,便算是朱家堂堂正正地孫輩,也就是伊母還是朱家的小姐,伊兆的父親則是行入贅之名。這事兒取舍,其實全在伊兆自己身上。

伊母伊父既已身死,伊兆孑然一身,自然不需要多費周折。

而伊兆早早就得了蘇大學士的賞識,在潮州府甚至是福建東路也是有些名頭,隻是從前礙於貧苦無法專心研學,又加之後來有滕子硯與之特意作對,以伊母的身體作威脅從中阻撓,伊兆隻怕早就已經高中,平步青雲。

這對朱家來說,簡直如同天底下掉下了餡餅一般。

原本朱家的幾個弟兄商量著要把伊兆過繼到膝下,隻不過這樣現成的好事兒,誰都不願意讓對方占了便宜,僵持不下又被朱老夫人所得知,便堅決的否定了此事,伊兆畢竟是朱老夫人的孤女唯一血脈,若是過繼到伊兆幾個伯父身下,那豈非後世無人。

朱老夫人原本已經自覺對女兒虧欠良多,自然不會同意此事。

所以這事兒甚至沒有推到伊兆麵前,就已經算盤落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