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考量(1 / 2)

若是蘇逢春隻是一介孤女,那麼與鐘鼎世家的王從鈺的結合自然是皇帝樂意看到的局麵,蘇逢春沒有任何勢力為王家所助力,對於皇家來說,又能成人之美,又能實施君臣權衡之術,豈非兩全其美。

但若是蘇逢春是漠北皇族的後裔,那就截然不同了。

漠北皇族若是與臣子聯姻,那臣子背後的勢力就劃分到了外邦,再往深得說,能得益的東西是皇帝絕對不想見到的。

趙秉文說完這句話,便低著頭沉默著。趙秉文這個人做事向來多思多慮,非要把前後的利弊都考慮清楚了再去實施,很少有被情緒左右的時候。但是這一刻,趙秉文的確沒有多想,隻是情急之下才如此。

君無戲言,若是皇帝一旦下旨,便沒有收回的道理了。

也許皇帝隻是跟趙秉文開了一句玩笑話,並沒有真的打算這樣做,可是趙秉文賭不起這個後果,他還沒有堂堂正正的跟王從鈺競爭過,就要被宣告失敗了嗎。

趙秉文鮮少這樣堅持什麼樣的事情,大抵又是因為對麵是王從鈺,所以這樣的執念便更是深重。

為什麼王從鈺可以一生順遂。

趙秉文自然明白世事無常,人各有命的道理,倒是當現實直接而蒼白的剝離到趙秉文麵前的時候,他仍然難以釋懷。

況且...

趙秉文在心中安慰自己,就算自己今次不說,待來日蘇逢春要啟程漠北,定是要告知皇帝的,若不然可是欺君之罪,他們誰都擔不起責任。

既然無論如何都會走這樣一遭,那為何不能是自己開這個口。

...

皇帝聽到趙秉文這樣說,眼神一暗,原本親切慈祥的麵容霎時收斂了下去,雖然他麵上沒有什麼表情,但是趙秉文卻本能的感覺到了父皇的不悅。

對於情緒精準的捕捉,也是趙秉文獨特的能力。

幾乎是下意識地,趙秉文便跪了下去,深深的朝著皇帝叩首,“父皇息怒,兒臣並非刻意隱瞞此事。”

“隻是事出有因,此事又未有定數,不過是可能而已。父皇日理萬機,又如何能為這樣的小事分憂。”趙秉文吸了一口氣,緩緩直起身子,“兒臣本想著,等有了決定,再告知父皇。”

“隻是今日剛好湊巧,父皇既然關心此事,兒臣便不敢再隱瞞。”

趙秉文說完以後又屈身拜了下去,麵上恭敬讓人一絲都挑不出來錯。

有一道考究的目光投射到趙秉文身上來回打量,沒有了剛才的父慈子孝的溫馨場麵,二人的位置瞬間置換成了君臣之禮。皇帝望著自己的親生兒子,探究著思考著他這些言語,逐字逐句地咀嚼著。

有的時候,這樣地猜忌實在是讓人疲倦,可是沒有人敢忽略這一步。

做皇帝的害怕自己地兒子生出了異心,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便對於權力的留念越來越深,日夜擔驚受怕,祈求長生,無非就是想把自己這一刻位置巔峰的快感完整的保留下來。青年的時候皇帝看著自己承歡膝下的孩兒隻覺得驕傲和自豪,皇室子孫各個出眾,無愧於皇家顏麵。

可是年齡漸長,從雄姿英發的梟雄逐漸變得老態龍鐘,在看到自己身邊優秀的壯年人,皇帝便不免起了擔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